关于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肖俊
湖南华星园艺建筑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国内建筑工程建设数量及规模日益扩大,工程投资不断增加,为了促进工程项目有序开展,企业应该重视管理工作,尤其是造价管理。基于在工程管理中应用造价预结算审核,提升造价的合理性及准确性,防止产生资源浪费问题,提高企业项目效益。
1、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造价预结算审核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方面(如图1 所示 )
图1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作用

首先,可以准确地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成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运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能够进行预算约束和成本优化。基于全面地审核工程量、 能够避免 一些问题,如费用超支、预算虚高、资源浪费等,合理地分配资金, 防 没有 的支出。另外, 能够持续与监控成本。依据施工合同和现场变更签证,能够及时对预算偏差进行调整,精细化地管控成本,提升资金利用率[1]。
其次,提升工程质量。基于加强造价预结算审核,能够兼顾技术性和经济性。在审核中需要依据施工规范、设计图纸、计价标准,保证施工方案和造价相适应,防止由于减少成本而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如偷工减料等。除此之外,还能监督工程造价合规性。在工程管理中应用造价预结算审核,需要依据行业定额及配标准,防止产生违规计价问题,保证工程造价合理性及合规性。
再次,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造价预结算,能够实现风险前置管理。预先找出预算漏洞,如定额套用偏差、工程量计算错误等,减少结算阶段的问题,保证工程按计划进行建设。还可以为资源协调提供依据[2]。准确的预结算能够为建设要素配置提供依据,防止由于资金不足或分配不合理而影响正常施工。
最后,加强风险防控和决策支持。基于加强造价预结算审核,能够系统地检查合同内容和变更文件,防止产生结算争议及超额索赔问题,保护相关方权益,减少投资风险。造价预结算审核结果能够为项目后评价提供参考,为后续工程投资估算以及成本管控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2、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问题
第一,缺乏重视度。很多 质量的同时用精准的造价预估方式控制成本的 还有的企业为了利润,不考 能力问题。企业中的 无法确保预算结果的准确 有较大的差距,影响了建筑资金 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水 审核工作在行缺乏重视。当前企业建筑工作 部门就需要注重造价预结算审核,对有关 依据和指导[4
3、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
3.1 定额和清单计价法
在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将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法进行融合,能够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前者就是结合计量标准,保证相关工程费用计算的规范性及相同性,在审核过程中侧重于工程量准确性及定额合理应用,后者强调市场价格变化,利用工程量清单依据市场价格计算价格,让造价适应市场行情 [5]。在审核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先检查工程量,判断其是否准确,之后检查定额套用,保证其与有关规范及标准一致。还要对比分析市场价格与工程清单,判断其是否合理,防止措施报价不合理的问题。在工程管理中两种方法的结合,能够将标准化和市场化进行融合,不仅可提升工程造价合理性,还能提升预结算审核的高效性及准确性,帮助企业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
3.2 造价指标对比分析
基于对比分析当前项目造价指标和类似项目历史数据,评价造价是否合理。在工作实践中,强调选择合理的对比指标,例如单位工程量造价、建筑面积造价,保证对比的效果,横向可以和行业平均水平或类似工程造价指标相对比,及时找出工程项目中可能产生的造价异常问题,为后续审核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比如是发现某项目单位建筑面积造价比相同类型项目历史数据高,审核人员需要进一步分析,判断导致这一结果的因素,如施工组织合理性、材料选用、工程量计算等 [6]。
3.3 量价分离审核方法
其就是在审核时单独审核工程量及价格,基于这样的方式,能够准确地找出问题,进一步分析问题。第一,在审核工程量时,应检查工程量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如实际工程量和图纸及合同是否相同、有没有多报、漏报工程量等问题,人员需要到现场进行考察,保证数据可靠性及真实性。第二,在审核价格时,人员应该认真地检查相关费用标准及价格执行状况,保证价格公正及合理,适应合同或市场趋势。基于运用该方法,能够防止由于量价混淆而影响到审核的准确性,明确定位问题,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便于制定应对措施,优化造价管理效果。
4、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4.1 把握重点
第一,工程量审核。这是审核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工程量审核包括造价预算以及造价结算的工程量审核,审核阶段不一样,工作重点也存在差异。如在造价预算工程量审核中,就需要基于设计图纸基础上,将其和工程环境相统一,开展审核工作。在这一阶段审核工作中要以合同为主,确保审核准确性[7]。其次,造价结算工程量审核比较繁杂,这是由于这个阶段的审核中增加了负误差以及正误差的审核概念。正误差就是在工程建设中,施工量少于预算工程量,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预算中产生误差,或是计算工程量时未依据具体标准实施。而负误差就是实际工程量比预算工程量多,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预算中产生计算范围的差距,或是建设中产生设计变更。通常预算阶段的误差允许范围在 3%-5% 内,在概算中的误差范围是 5%-10%o 因此,在工程量审核中,需要基于事实基础上,通过计算工程数量、预先调查等方式,提升工作的准确性。第二,材料费用审核。这也是审核工作中的重点,要想提升材料费用审核的效果,就需要先清楚材料使用量。审核人员在审核时,需要依据工程量大小,计算材料使用量,并在计算时结合经验,把用量材料套用到工程量公式中。第三,竣工结算审核。工程施工结束后,审核人员需要清算工程的费用和价款,并编制技术文件。在这方面的审核中,要把握好几个重点:首先,在工程审查以及验收中,结算人员应该保证项目数量都是准确的,不要产生重复审核以及漏项的问题。其次,验收相关清单项目,将清单核算和财务进行结合,明确和记录清单中的相关内容。在计算承包总价时,需要依据合同,若是其中缺乏调价的内容,就要依据合同内容实施核算。除此之外,在结算工资时,也要按照施工前签订的条款,反复核对工资,不要产生错误。
4.2 熟练掌握审核依据
首先,熟练的掌握预算审核依据。为了更好地落实预算审核工作,人员在工作前需要熟练的掌握工作依据。首先,参与设计方案编制,掌握设计意图,了解设计文件;其次,参与招标方案编制,掌握招标重点,熟悉掌握招标文件;再次,收集和项目有关的计价依据及办法、地方造价机构颁发的造价信息、主材和设备价格等;最后,勘察工程的现场,比较招标、设计文件和现场的情况,注重和招标与设计人员的交流。其次,熟练掌握结算审核依据。在结算审核开始前,人员要加强送审材料的清点以及接收。首先,编制结算材料接收清单,确定收集材料的范围。其次,对于收集范围内的所有材料,依据按照类型进行清点,同时核对资料的编号连续性。再次,逐项核对有关资料的签章、签字手续。第四,核对变更材料内容的可靠性、完整性。最后,了解施工合
同中的相关条款内容,如价款调整、合同模式等。
4.3 合理地进行预算审核
为了促进工作的有序开展, 有计划的落实工 对应用重点抽查方法审查的工程项目,选择要重点审核的 文件是不是相同,是否与计量规范在项目特征描述方 设计人员提供设计变更。再次,复核工程量。在工作中要比 人员进行对数。第四,复核综合单价。检查分析表 材及设备,检查有没有正确套用地方造价机构发布的信 解价格信息,判断其是否合理。最后,对于其他费用,如设备 审核,审查各项费用计取的合理性、计取费率的正确性。
4.4 重视设计变更,加强现场签证审核
对于变更审计,需要原设计方编制设计变更通知单,让设计和校验人员签字盖章,之后交给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审查,经过同意后才能变更。对于重大变更,需要通过原审批部门,保证符合要求,开展结算工作。现场签证对于工程量以及造价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其可靠性和真实性,应该加大管理力度。第一,规范管理制度。现场签证中需要标记完整的内容,对于隐藏工程,需要录像或拍照留下记录。现场签证需要由三方同意签字和盖章第二,提升签证工作量的可靠性。审核人员应该到工程现场,采取多种方法,严格的核实工程量。最后,避免重复签证。在审核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定额,清楚定额子目中的内容,防止施工单位重新列出,以免出现重复签证问题。
4.5 健全预结算审核管理体系
要想促进预结算审核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在审核预结算时,管理体系的合理性,对预结算审核工作的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企业应该提升对该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依据自身发展情况以及预结算审核工作要求,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提升其科学性及合理性。同时还应该配置合理的奖惩体系,将管理机制的落实情况和人员的利益进行结合,进而让管理机制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4.6 积极地运用信息化系统
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提升其管理的有效性,加强造价中的预结算审核工作,企业就需要重视先进系统以及技术的应用。近些年来, 信息化系统在造价 作中得到了有效的运用,并构建了一套自动化管理系统,可以对工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实施有效的管控,让施工能够规范的开展。比如借助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建立BIM 协同平台(如图2 所示),为预结算审核提供支持。
图 2 BIM 协同平台

4.7 加强合同审核
有关业务部门应该明确合同方资信信息,检查其资格,没有通过资格审查的单位不能参与投标。管理部门要想保证工程合同签订的合法性及合理性,应该严格把关,如信誉或经营情况不符合要求的不签、自新不符合要求的不签、超出承包性能力的不签、缺乏三证的不签。在管理中还要重视谈判工作,在这一环节应该依据相关原则,包括利益最大化、合法及平等等,保证合同内容符合相关规定,质量等级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工期需符合要求。对于合同文本,可选择通用文本,依据建筑工程情况、投标文件、发包人和承包人谈判结果编制合同内容,准确、明确的表达谈判意图,防止产生没有必要的问题。除此之外,合同签署之后,重在履行,为了保证其履行成效,发挥合作作用,需要定期组织检查活动,立足于工程进度、质量及投资方面实施控制,依据合同中规定的双方义务、权力等,严格地控制工程的各环节。比如依据合同进行工程款支付,依据工程建设进度支付工程款。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认识到其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不断提升造价预结算审核效率和质量。审核人员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地选用审核方法,提升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提高项目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静艳 .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散装水泥 , 2025, (02): 179-181.
[2] 王爱梅 .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J]. 陶瓷 , 2025, (04): 210-212.
[3] 林赞梅 . 刍议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J]. 中国住宅设施 , 2024, (09): 34-36.
[4] 杨芳 . 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实践应用分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 2023, (05):
32-34.
[5] 史雅萍 .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J]. 建设科技 , 2022, (09): 123-125+129.
[6] 孙培源 , 余国新 , 戴俊生 , 等 . 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应用途径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
2022, (07): 71-73.
[7] 魏丽君 .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J]. 居业 , 2022, (02): 116-118.
作者简介:肖俊(1987.2.3-),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工作: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