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 技术的钢结构施工工程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
丁振斌
河北建工雄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河北雄安 071700
前言:在现代建设中,由于钢材的标准化程度高,对施工精度的要求较高,各专业之间的协作也比较复杂。传统的基于平面图和经验判定的建筑工程,很难有效地处理工程中的动态多变与复杂性,极易造成工期延误、工程造价超支及工程质量风险。BIM 的引进,实现了由“粗放型”到“精细化”的过渡。通过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仿真、优化与控制,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保证施工质量。因此,在充分发挥 BIM 技术的优势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在建筑行业中的具体实施对策,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与实际指导。
一、BIM 技术在钢结构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BIM 技术在钢结构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信息集成、可视化管理和数据驱动决策三个方面。由于其构件种类繁多,节点复杂,对施工精度的要求较高,常规的管理手段很难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控制。BIM 通过构建一个 3D 数字模型,集成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构建一个完整的数据平台,让各个参与者可以在相同的模型基础上协同工作,降低在信息传输中的错误和延迟。在数据融合上, BIM 模型除了具有空间上的数据外,还可以嵌入到材料属性、施工过程、成本等数据中,使得管理者可以全面把握项目发展的全局,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错误。
在建筑工程中,对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安装顺序和临时支撑的布置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传统的平面图很难将其构建关系直接表现出来。BIM 的 3D 可视化能力可以帮助建设者更好地了解项目的规划,及早地找到可能存在的矛盾,从而达到最优的建设计划。在大跨度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利用 BIM 技术可以对各种起重方式下的受力情况进行仿真,并据此选取最佳的吊装路径。同时, BIM 可视化也可以应用到现场的现场交底中,利用 3D 动画、 VR 等手段将重点节点的施工过程呈现给现场人员,从而提升了现场的精度与工作效率。由于其制造过程中存在着构件加工进度、现场安装偏差、资源消耗等多方面的动态信息,而目前的管理模式多依靠手工录入和经验判定,很难达到精确的管控要求。BIM 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通过对信息的实时收集与分析,为管理者提供了依据。比如,利用 BIM技术整合多个物联网传感器获取的施工信息,实现对装配过程中各节点位置的精确测量,并与设计参数进行对比,从而实现准确定位和修正。同时,通过与大数据的融合,实现对材料采购延迟、气候变化等工程风险的预警,为工程建设提出前瞻性的决策依据。
二、 BIM 技术在钢结构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BIM 技术在钢结构施工进度管理中的核心应用是 4D 施工模拟,即将三维模型与时间维度相结合,动态展示施工全过程由于受构件加工、运输和吊装等多个过程的共同作用,常规的施工进度规划多基于 Gate 图表或者网络图表,很难直接体现其空间上的逻辑联系。利用 4 D 仿真技术,使管理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各个时刻的工程进度,发现可能存在的工艺矛盾和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比如,对高层钢结构工程进行仿真,可以找出塔式起重机作业时段存在的交叠现象,并据此对起重作业次序进行合理的调整,以防止设施的闲置和拥挤。同时,利用 4 D 仿真技术,可以评价各种施工方法的适用性,比如比较吊装和整体吊装的时间差别,从而优选出最佳的施工方案。
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设计的改变或物资的供给等因素,都会造成工程的工期差异。传统的施工进度管理主要依靠例会、报告等方式进行,存在着信息的更新不够及时、不利于项目的实时调整等问题。BIM 是一种先进的信息工程方法,它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地调节,并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比如,项目经理可以利用 BIM 技术对随后的施工过程进行快速地修正,从而实现对施工进度的有效控制。通过将移动终端与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集成到 BIM 系统中,使得参与主体能够及时了解工程进度,降低信息交流的成本。由于钢铁建筑工程项目的物资管理涉及材料、设备和人员等多个环节,而以往的物资规划方法多采用静态的方法,很难满足工程项目的动态需求。BIM 可以把项目的资源要求和项目的工期安排相结合,从而达到精确的资源配置。利用 BIM 技术对各个工序零件的需求进行抽取,从而可以与加工车间进行合理地调度,从而达到减少原料不足和存货不足的目的。同时, BIM 技术还可以将配送车辆位置、场地占用情况等供应链相关的数据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对物流的最优调度。在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中,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可以减少工程进度的拖延,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BIM 技术在钢结构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传统质量检查主要依赖人工测量和抽样检测,效率低且易遗漏问题。BIM 是一种以数字方式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能力的方法。比如,通过3D 激光扫描获得装配后的真实数据,通过与 BIM 建模的对比,实现误差的快速辨识。针对焊缝、高强度螺栓接头等重要节点,采用 BIM 建模方法预先设置好的质量控制点,为监理工程师提供技术支持。同时, BIM 技术还可以将检测过程中的全部检测结果进行保存,并建立起可溯源的品质文件,为以后的产品的验收、运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在以往的工程质量管理中,技术规范多采用书面或口头说明的方式进行,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很可能造成工程上的失误。BIM 可以将过程规范直接融入到建筑的建模中,并利用 3D 动画或者 AR 等手段将建造过程可视化。在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结构节点之前,可以利用手机观看 BIM 建模过程,明确焊接顺序、螺栓拧紧扭矩等重要参数。该可视化过程说明可以降低人工差错,改善工程质量。
结语:BIM 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深化设计、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 BIM 在我国的广泛应用还存在着标准不统一和人才匮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 BIM 的逐步成熟,行业规范的逐步健全,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于钢结构工程建设中,促进建设行业向智能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为了达到对建筑工程的高效精确控制,企业应该在建筑工程中强化 BIM 技能的训练,并构建一个以 BIM 为基础的协作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 刘兴邦 . 建筑项目钢结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策略——评《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4,24(5):2055-2055.
[2] 左俊 , 戴成元 , 任俊霖 , 陈链鑫 , 张敏 .BIM 与 RFID 技术在钢结构工程中的集成应用方法 [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24,44(2):268-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