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综合应用研究
吴春 刘新勇
1.310227198404193831 2.37072419740608801X
引言
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大户,其绿色化转型显得尤为迫切。绿色施工技术作为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能源,产生建筑垃圾和各类污染物,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研究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综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施工技术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水资源管理、能源利用、建筑材料选用以及污染控制等。通过合理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建筑工程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本文将对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绿色施工中的资源节约技术
1. 水资源节约与管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搅拌、养护等环节需要大量用水;不合理的用水方式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了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与管理,可采用雨水收集与中水回用技术。
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施工现场的雨水收集起来,经过简单的处理后用于施工现场的降尘、绿化灌溉等。中水回用技术则是将施工过程中的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后,回用于施工现场的非饮用水环节。例如,将混凝土搅拌站的冲洗废水经过沉淀、过滤等处理后,可再次用于混凝土搅拌。
还可以采用节水型器具和设备,如节水型水龙头、马桶等,减少生活用水的浪费。在施工现场设置计量装置,对用水量进行实时监测和统计,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用水浪费问题。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能源高效利用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能源的消耗主要包括电力、燃油等。为了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可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施工现场的部分用电设备供电。例如,在施工现场的临时办公区和生活区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为照明、空调等设备提供电力。
地热能利用技术则是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进行供热和制冷。地源热泵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施工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节能型的施工设备和工艺,如节能型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等。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优化施工流程,减少设备的空载运行时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例如,采用先进的施工组织设计,使各施工工序紧密衔接,减少设备的等待时间,降低能源消耗。
二、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
1. 绿色建筑材料的选用原则
在建筑工程中,选用绿色建筑材料是实现绿色施工的重要环节。绿色建筑材料应具备环保、节能、可回收利用等特点。在选用建筑材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要考虑材料的环境性能。选择低能耗、低污染的建筑材料,如采用新型的保温材料,可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要注重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所选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在选择涂料时,应选择环保型涂料,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还要考虑材料的可回收利用性。优先选用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如钢材、铝合金等,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在选用建筑材料时,还应综合考虑材料的成本和性价比,确保在满足绿色施工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
2. 常见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
常见的绿色建筑材料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和节能玻璃等。新型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砖等,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等优点。与传统的实心砖相比,新型墙体材料可减少墙体自重,降低建筑物的基础造价,同时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保温隔热材料如聚苯板、岩棉板等,可有效降低建筑物的热量传递,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在建筑物的外墙、屋顶等部位使用保温隔热材料,可以减少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的能源消耗。
节能玻璃如中空玻璃、Low - E 玻璃等,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在建筑物的门窗部位使用节能玻璃,可以有效降低室内外热量的传递,提高室内的舒适度。通过合理选用这些绿色建筑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实现建筑工程的绿色化。
三、绿色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技术
1. 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噪声、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污染,可采取以下措施。
在粉尘控制方面,可采用洒水降尘、封闭作业等方法。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减少粉尘的扩散。对易产生粉尘的作业环节,如土方开挖、砂石料装卸等,应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在运输建筑垃圾和土方时,应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防止沿途洒落。
噪声控制方面,应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和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声作业。如因工艺要求必须连续施工的,应提前办理相关手续,并公告附近居民。
废水处理方面,要对施工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将含有泥沙的废水经过沉淀处理后,可回用或达标排放;将含有化学物质的废水进行专门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要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和处理。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如钢材、木材等,应进行回收再利用;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应及时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
2. 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应注重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在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对于因施工需要而破坏的植被,应在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恢复。例如,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生态缓冲带,种植花草树木,减少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还可以在施工现场设置人工湿地等生态设施,对施工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同时为周边生物提供栖息环境。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和恢复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实现建筑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结论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综合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应用水资源节约与管理技术、能源高效利用技术等资源节约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合理选用绿色建筑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采取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可以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然而,目前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成本较高、部分施工人员对绿色施工技术的认识不足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绿色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降低技术成本,提高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意识。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标准,鼓励和引导建筑企业积极应用绿色施工技术,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海霞.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大众标准化 ,2025,(10):166-168.
[2] 王 涛 . 建 筑 工 程 中 绿 色 施 工 技 术 的 应 用 与 实 践 [J]. 建筑 ,2025,(04):123-125.
[3] 邢建文 . 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5,23(07):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