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就业压力和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

李慧灵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401331

摘要:高等教育的普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为了使大学生维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并从容应对就业压力,应对就业压力以及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实施分析,以此来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就业压力;情绪智力;心理健康;影响分析

一、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对个体心理健康进行评判时,主要是了解其在面对问题时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心理健康也能够对个体的抗压能力进行评判,如果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有效应对这些挑战,说明该个体有着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如果挑战来临时认知、情绪、行为某一方面出变化,带给个体痛苦,就说明该个体具有较差的心理韧性。就业压力就是指个体在就业的过程中,面对各种各样的竞争和挑战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当今社会大学生所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该压力对其心理健康有着多重影响,可以从认知方面、情绪方面、行为方面进行阐述。

大学生毕业后会在线上或线下了解招聘信息,根据招聘信息判断自己能否胜任,之后再选择是否投递简历。由于大学生数量多,高能力、高素养的人才也较多,所以多数企业在招聘人员时有着较高要求,注重通过招聘提高自身的人员队伍水平。大学生看到这些高要求岗位时自主地认为该岗位自己无法胜任,那么就会放弃投递简历,因此会错失就业的机会。也有部分学生盲目自信,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多想应聘,但实际求职的过程中却屡屡碰壁,该情况会让其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因此也会使其求职路上举步维艰。

如果大学生毕业后经长时间应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会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不良情绪出现时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方式进行发泄和倾诉,会使其孤独感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应对问题时可能会缺乏信心以及勇气。就业困难时代背景下一些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如果不能快速地找到相应职位,他们会害怕错过就业机会,以此会对后续未知的职业前景充满恐惧和焦虑。求职时屡屡碰壁情况下,大学生在实施相应业务过程中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就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烦躁感,这些情绪会影响其正常社交和生活。

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大学生准备求职资料时为了能让自己的履历看起来特殊,会在网络上查询多种资料。网络上既有积极的信息也有负面的信息,一些大学生观察这些信息时对一些负性信息,如投简历困难、面试挫折等有较大的关注,这些信息会让他们产生较大的紧张感,以此在实际面试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过于紧张而手脚发抖、语无伦次,因此会影响其正常发挥。也有些学生在校园招聘会、求职讲座等了解到一些职位就业较为容易时便盲目地投递简历,并没有去考虑该职位与自身是否相适应,该情况也会浪费宝贵的就业机会。

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绪智力有着多种定义,但从综合方面来说就是个体在生活中感知、评估自己和他人情绪,并化解现实问题的一种能力。情绪智力较高的大学生能有效地感知自身和他人的情绪,也能通过有效表达来化解由于情绪所导致的问题。大学生不论是在日常学习还是求职过程中都会与周边的朋友进行沟通讨论,不同人员的思维方式、认知不同,所以沟通讨论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矛盾。矛盾或者问题出现时情绪智力高的学生不仅能精准地捕捉到自己内心的情绪变化,也能迅速察觉他人的情绪变化。如果自己的情绪有所改变,为了确保交流和谐性他们会自主地进行调节,通过将自己的内心想法说出来让其他人产生认同。如果他人的情绪有所变化,沟通时可能会先对他们的想法进行赞赏,之后再合理地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以此能确保整个团队具有较好的氛围,通过准确的情感感知和表达维持良好人际关系时也能为其心理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大学生情绪智力低,讨论一个问题时可能无法察觉自己的情绪变化以及他人情绪变化,该情况下就可能会由于冲突产生隔阂,在较差的人际关系下大学生也会产生焦虑和抑郁的不良情绪。

情绪智力高的学生也具备较好的情绪调节以及自我激励能力。就业的过程中如果通过了解发现求职的各个过程都存在较大困难,他们也不会沉寂在消极的情绪之中,会迅速调整心态并整理自己不匹配该岗位的原因,之后根据原因实施学习,以此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即使寻求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岗位但没有通过面试,他们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会通过听音乐、运动放松身心,之后再通过学习进行能力提高。而情绪智力低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即使面对一点的困难或者挫折就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负性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对其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也会对其求职积极性和认真性产生影响。

就业压力、情绪智力、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对于情绪智力较高的学生,即使面对较大的就业压力,他们也能保持较好的心理状况,这是由于他们会将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当作自身成长以及发展的机遇。遇到的困难越大动力就越大,会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技能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这类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即使遇到挫折也能积极地应对,因此能在企业中实现长期发展[1]。

对策及建议

为了使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始终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学校方面应在毕业季落实有效的指导,并提高就业指导课程占比。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要详细向学生讲解求职技巧,例如怎样完善自己的简历,在面试过程中应保持怎样的态度,以此让学生以认真、积极和平稳的心态去面对应聘。求职时,为了实现自身在岗位上的长期发展,应寻找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岗位,因此就业指导课程过程中相应的教师也应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合理地定位职业目标,之后根据职业目标来制定就业计划。通过合理定位能降低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概率。除了要落实就业指导工作,也应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在该课程中通过调查问卷、面对面访问的方式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之后根据了解的内容实施针对性的疏导。疏导之后也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情绪智力[2]。

学生自身方面应树立正确的思想,求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为了让自己有效成长,应正确地对待这些困难和挫折。也要求大学生在求职之前不断地进行学习,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就业竞争力,这样在应聘的过程中才能具有较高的胜算。日常生活中,大学生也可以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或者娱乐性的活动,比如运动、绘画、听音乐等,通过这些活动来释放自己在求职过程中产生的压力[3]。

结语:

就业压力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多种负性情绪,但如果大学生情绪智力较高就能在面对压力时进行自主调节,并将压力转换为动力。基于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方面应给予其有效的就业指导,并通过多种活动提升其情绪智力。

参考文献:

[1]武娜娜. 高校辅导员精准做好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工作的案例分析 [J]. 就业与保障, 2024, (10): 172-174.

[2]任留燕,叶宝娟. “慢就业”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求职行为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 (11): 49-64.

[3]刘红霞,叶娟. 就业压力源对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 33 (02): 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