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卢斯佳
湘潭城乡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湘潭 411101
市政道路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关键构成部分,对城市交通运行、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有重要影响。道路路基作为道路的承重结构存在,承受着路面传来行车荷载与自然因素的作用,其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决定道路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要是路基施工质量情况不佳,会使路面出现裂缝、沉陷、车辙等相关病害,不仅影响道路平整度与行车舒适性,还会增加道路维修成本和安全方面隐患。所以,深入研究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对保障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工程概况
某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项目处在城市主干道位置,其全长大概有 5.2 公里,道路设计成双向六车道形式,路基宽度达到 32m ,采用填方和挖方相互结合的方式来施工。该工程涉及软土地基以及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地质条件,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如换填法、强夯法以及灰土挤密桩等,以此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施工内容涵盖基底清理、分层填筑、压实作业、边坡防护以及排水设施建设等方面。填方路基采用砂砾、碎石土等优质填料来填筑,分层压实的厚度不会超过 30cm ,以此确保压实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挖方路段严格控制开挖坡度,并采取喷锚支护、挡土墙等措施保障边坡安全。
2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关键技术要点
2.1 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之前准备工作特别重要,主要涵盖技术、现场、材料与设备准备等方面,技术准备要组织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明确设计意图与技术要求,通过图纸会审解决存在问题。编制详细施工组织设计,包含施工方案、进度计划、资源配置、质量与安全保障措施等内容为施工提供全面指导,施工前要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明确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现场准备包含场地清理、测量放线和临时设施搭建,保证施工环境整洁、测量数据准确,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生活与生产条件[1]。材料与设备准备需依据施工进度,提前采购合格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同时配备性能良好施工机械设备并做好调试和维护以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2.2 填方路基施工
在填方路基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对基底进行相应处理,要清除基底表面存在的杂草、树根以及腐殖土等杂物,并且对基底实施压实操作,让其压实度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地面横坡陡于 1:5 的情况,应把原地面挖成符合标准的台阶,台阶宽度不能小于 1m 且高度不宜大于 30cm ,台阶顶面要向内倾斜 2%-4% ,以此增加基底与填方间摩擦力和稳定性。要选择符合设计和规范相关要求的填料,通常优先选用透水性良好且强度较高的材料像砂砾、碎石土之类,当采用土料作为填料的时候,需要控制土料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 ±2% 的范围之内。填方应当进行分层填筑作业,每层填筑厚度要依据压实机械性能和设计要求来确定,一般不宜超过 30cm ,填筑操作时要从最低处开始动工,逐层进行水平填筑工作,以此确保路基平整度和压实度达标[1]。填方路基压实属于保证路基质量的关键重要环节,要采用合适压实机械与压实方法,按照“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缘后中间”原则开展压实,先使用轻型压路机开展初压工作,然后逐步增加压路机重量进行复压和终压操作。在碾压过程当中要控制好压路机行驶速度和压实遍数,一般行驶速度不宜超过 4km/h ,压实遍数通过试验段来确定,同时要保证碾压轮迹重叠1/3 - 1/2 确保压实均匀。
2.3 挖方路基施工
按照测量放线所确定的开挖边界与深度来开展挖方路基施工,开挖需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且严禁掏洞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时要预留 20--30cm 的人工开挖层,以避免超挖和扰动基底土。在开挖进程中要及时测量并控制开挖深度与坡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挖方路基边坡要依据地质条件、边坡高度和坡度等因素进行防护。针对土质边坡可采用种草、植树、铺设土工格栅等防护措施,针对石质边坡可采用喷锚支护、挡土墙等防护措施,边坡防护需在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防止边坡坍塌,挖方路基施工期间要做好排水工作。在路基两侧设置边沟用以拦截和排除地表水,对于地下水丰富地段应设置渗沟、盲沟等排水设施来降低地下水位,排水设施的尺寸和坡度要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排水畅通 [3]。
2.4 特殊路基处理
在软土地基上开展路基施工的时候,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处理,以此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包含换填法、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强夯法等,换填法是把软土挖除之后,换填强度高且透水性好的材料。排水固结法是通过设置排水体,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来提高地基强度,深层搅拌法是利用水泥或石灰等固化剂与软土搅拌,形成有一定强度的加固土桩或加固土体,强夯法是通过重锤自由落下产生强大冲击力,让地基土变得密实。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可采用土垫层法、强夯法、灰土挤密桩法等处理方法,土垫层法是将湿陷性黄土挖除一定厚度,换填非湿陷性土或者灰土,强夯法能够消除黄土的湿陷性,进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灰土挤密桩法是在地基中打入灰土桩,挤密桩间土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抗湿陷性。膨胀土地基具备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对路基的稳定性会产生较大影响,处理膨胀土地基时,可采用换填法、改良土法、设置隔水层等方法,换填法是把膨胀土挖除之后,换填非膨胀性土,改良土法是在膨胀土中掺入石灰、水泥等固化剂,改善膨胀土的工程性质,设置隔水层可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渗入膨胀土地基,减少膨胀土的胀缩变形。
3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公用工程当中的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属于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多个施工环节以及众多技术要点。施工时需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掌握填方路基、挖方路基及特殊路基处理的关键技术,还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落实好安全与环保相关措施,如此便能有效提高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进而保障市政道路工程实现安全且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韩振玉,姚明新,张敏.市政道路不良路基填料改良施工控制技术[J].汽车画刊 ,2024,(12):126-128.
[2] 李科强 . 关于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中的质量控制的思考 [J]. 大众标准化 ,2024,(23):35-37.
[3] 黄友斌 . 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J]. 居业 ,2024,(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