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中的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
王高曌
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030000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国有企业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国有企业的重组整合是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重组整合是个复杂的过程,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不仅会造成思想观念、管理制度上的冲突,还会影响整合的效果。对此,国有企业在重组整合中,必须提高对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视程度,结合自身发展的诉求找到传承、创新的有效路径,为自身的长远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一、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中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重组整合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战略举措,是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升国有经济整体竞争力为导向,通过产权转让、资产置换、合并分立、股权合作等方式,对国有企业资产、业务、组织架构、人员等要素进行重新支配与优化组合。正是因为存在各种要素的重组,才会对国有企业原有的文化带来直接的影响,也对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出更高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中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维护国有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纽带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所扮演的身份是不容忽视的,其承载着国家战略使命、行业发展的重要责任,国有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还包括红色基因、工匠精神、社会责任等理念,在长期的经营运作中逐渐形成,是国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有效增强员工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对先进价值观念的认知度。重组整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忽视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容易出现员工对企业历史、自身使命在认知上的割裂,从而影响国企的凝聚力、战略执行力。尤其是在现代多元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下,部分国企本身拥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却容易在重组整合中弱化甚至丢失掉积淀已久、精益求精的优秀文化,而影响自身战略发展。
(二)破解整合文化冲突的关键手段
国有企业的重组整合是各个要素的整合与衔接,同时也是企业之间制度文化、思想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对接。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往往会涉及不同地域、不同业务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这些企业本身在各类文化上就存在显著差异,如果只是直接粗暴地对文化进行简单叠加或强制推行,将会出现“文化排异”的情况,进而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造成内部协作率不断下降。针对这一情况,必须要坚持对企业文化进行传承创新,即在保留各个企业优质文化基因的基础上,从战略角度出发重构新型的文化体系,有效破解可能存在的文化冲突。
(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正处于改革深化提升的重要阶段,面对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的重组整合必须以优秀文化为支持,以此来为企业的发展筑牢根基,保证企业在改革中不会迷失战略发展方向,而文化的创新则是国有企业发展动力的来源,有助于企业在技术研发、管理模式、市场拓展等多个方面实现突破。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国有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中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中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依然存在多个问题,主要体现在定位模糊,忽视文化重要性;优质文化基因挖掘不足,传承效果大打折扣;创新动力缺乏,难以形成适配性的文化体系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路径加以改善优化:
(一)挖掘文化基因,奠定传承基础
为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初期,需对现有文化进行挖掘、诊断与分析,清晰掌握参与重组整合企业的文化现状,将其划分为价值理念层的文化、制度行为层的文化、物质载体层的文化等多种类型,并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分析等方法,对企业的文化优势、短板以及存在的差异点进行整合分析。在辨别文化基因的同时,还应提炼红色文化、工匠精神等得到员工广泛认同且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优质文化元素,在把握其中冲突点的基础上,找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文化基因的挖掘与诊断是后续一切工作的基础,有助于国有企业在重组整合中找到传承的核心要素。
(二)构建分层机制,保留优质文化
国有企业重组整合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需在保留优质文化、剔除落后文化的基础上,找到具体的发展方向。文化传承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制粘贴,国有企业需构建分层传承机制,从以下层面入手开展工作:国有企业首先应该将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身的“根”与“魂”,坚持弘扬“国企姓党”的政治文化,使得自身发展能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还需弘扬自身的优质价值观,将其转化为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制度文化层面,重组整合企业需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根据实际情况融入新的考核指标,避免制度流于形式;最后,在行为文化层面,企业应重点关注员工的日常行为习惯、团队协作模式,保证员工行为文化与企业发展需求相适配。
(三)搭建创新平台,推动与时俱进
国有企业的文化创新是在传承基础上的突破,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需搭建多元化的沟通交流平台,进一步激发员工参与文化创新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使得重组整合后的企业文化能与时代的发展、企业的战略相协同。同时需从战略角度出发,搭建与文化相适配的联动创新平台,使得文化创新能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另外,还应该搭建员工参与式的文化创新平台,鼓励员工从自己的工作出发提出文化创新的建议,从精神物质等方面入手给予具有创新贡献的员工一定的表彰,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最后,还应该搭建跨界文化融合平台,更为广泛地吸收外部优秀的文化元素,借鉴行业标杆企业、先进民营企业、国际企业的优秀文化经验,从自身特点出发进行本土化的创新改革,为内部的文化创新注入更多的外部智慧。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中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国有企业应该对现有的文化进行挖掘、整合与分析,从中提炼出优秀的文化基因,并且将其分为核心价值观、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并从实际入手,在内部创新的同时从外部不断汲取更多的智慧,凝聚合力,传承创新企业文化,有效助力重组整合落地,驱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桂芳 , 耿丹 . 资产重组企业文化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J]. 当代电力文化 ,2024,(11):58-59.
[2] 邢子晞 . 关于并购重组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的研究 [J]. 中国有色金属 ,2024,(07):60-62.
[3] 肖凯聪 . 透析兼并重组中的国有企业文化融合问题 [J]. 中外企业文化 ,2022,(04):28-29.
[4] 戚 俊 丽 . 浅 谈 重 组 整 合 后 国 有 企 业 文 化 融 合 [J]. 山 东 人 大 工作 ,2021,(0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