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双减”背景下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

作者

曹玲

重庆市璧山大路中学校 402772

在“双减”政策进一步落实的背景下,降低学生作业负担,提升作业质量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初中英语作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学科素养培养。深度学习注重学生基于理解而进行的联系、迁移及创新,符合“双减”方针中提升作业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宗旨,所以,在“双减”环境下探究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作业设计有现实意义。

一、“双减”背景下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价值

在“双减”环境下指向深度学习设计初中英语课堂作业有多重价值,既能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和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英语教学高质量发展,深度学习注重学生以理解为基础的批判性思维、知识迁移和创新应用,“双减”政策促进了作业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2]。

对于学生来说,以深度学习为导向进行作业设计,有利于突破浅层学习限制,推动知识深度内化和灵活应用,传统作业大多强调对知识的识记和简单重复,而学生常常停留于表面理解上,很难形成系统性知识结构和高阶思维能力。而以深度学习为主线的作业则是通过设置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深入思考,把碎片化知识融入结构化认知体系中。比如在探究性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学生要查阅资料、分析信息、归纳总结等,这个过程既是语言知识的巩固,也是信息素养的发展、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实现了由“学会”向“会学”转化,在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这类作业设计能综合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语言能力上,通过作业任务的多样化,使学生能在真实情境下使用语言进行沟通和表达,促进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在文化意识上,将跨文化比较和文化现象探究纳入作业之中,有利于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和提升文化自信;在思维品质上,开放性、探究性作业任务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在学习能力上,作业设计强调学习策略指导和自主学习能力训练,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双减”背景下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方法

(一)单元作业体系的规划

单元作业体系规划注重在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将单元中每课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精心设计有逻辑性、层次性、连贯性强的作业任务,有利于学生建构完整知识体系并达到深度学习 [3]。

以“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单元为研究对象,该单元主要聚焦于“音乐和电影”这一主题,并涉及到定语从句的学习和应用,在作业设计前,教师需梳理单元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掌握的核心词汇(如prefer,smooth,lyrics 等)、语法结构(定语从句)以及语言功能(表达喜好与观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单元作业体系:在预习阶段,为学生布置了“音乐偏好调查”的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在线问卷或线下访谈的方式,用英语向家人、朋友们询问对音乐的偏好,并记录调查结果,初步感受定语从句的实际交际使用情况;在课堂作业中,结合各个课时的具体内容,例如在学习了定语从句用于修饰人或物之后,设计“形容自己所喜爱的歌手、演员”的写作任务,并要求学生使用定语从句来进行描述;课后的作业主要集中在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拓展上,设置“制作一张音乐推荐海报”的任务,学生需要使用定语从句来介绍学生喜欢的音乐风格、歌手和推荐的原因,同时配合图片设计,最后在课堂上展示和互评,整个单元作业体系是以课题为线,由输入至输出、由语言学习至实践应用、逐层深入。通过预习以激发兴趣,课上夯实基础,课下拓展提升,指导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既掌握语言知识,又学会用英语表达意见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深度学习和整体建构单元内容。

(二)思维可视化的作业设计

思维可视化作业设计是为了外显化学生的隐性思维过程,以图表、思维导图和流程图等为载体,辅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分析问题的逻辑,发展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以“It must belong to Carla.”单元为研究对象,该单元主要聚焦于“物品推测”这一主题,并特别强调了情态动词在表示推测方面的应用,在作业的设计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实现思维可视化训练。例如,布置“对物品归属进行分析”的作业:学生拿到一系列物品线索(如一本笔记、一件外套、一张音乐会门票等)后,需用思维导图梳理已知信息,运用“must,might,could,can't”等情态动词进行推理,并标注推理依据。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为“物品归属的猜测”,分支上分别列出不同物品,以及针对每个物品的推测结论与理由 [4]。如针对“一本笔记”,学生可能在分支上标注“笔记上有数学公式(依据)→主人可能是学生(推测)→字迹工整,可能是女生(进一步推测)→结合班级情况,可能是 Carla(结论)”,可以设计“案件推理报告”的作业,要求学生模仿侦探的角色,利用学过的语法知识和逻辑思维对错综复杂的案件线索进行分析并写出推理报告。报告需要包括案件背景、线索分析、推理过程和结论等内容,并需要用图表来展现关键信息,比如在时间轴上对事件的发展次序进行梳理,在柱状图上对各种线索进行概率比较等。借助这些思维可视化作业可以使学生思维过程一目了然,既加强语法知识应用,又促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三)项目式、长周期的作业建设

项目式长周期作业采用真实问题驱动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等方式指导学生较长时期地完成综合性任务并培养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以单元为例,以“学习策略”为话题设计“英语学习策略共享会”的项目式作业,在作业开始阶段,教师确定了项目目标和任务:学生以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来探索行之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并将其做成展示材料在课堂上召开学习策略分享会[5]。执行时,各组分工明确,有队员负责自行设计问卷对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和常见策略进行调查;有会员通过查阅图书和网站搜集到了一些科学学习方法;部分会员负责 PPT、海报和其他展示材料的创作。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用英语沟通交流、整理资料、撰写报告,碰到问题一起探讨解决的办法。展示活动结束之后,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从内容的准确性、语言的表达、团队的协作、创新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这类项目式作业具有长周期的特点,它把英语学习纳入到实际项目之中,使学生既能加深对学习策略的认识,又能解决实际问题,更加锻炼综合能力,达到知识深度内化和迁移应用。

结束语

在“双减”环境下,以深度学习为导向进行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是降低学生作业负担,提升作业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以深度学习理念为基础进行作业目标设计、作业内容分层设计、作业形式创新以及重视作业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发展学生高阶思维与创新能力,促进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静 .“教、学、评”一致性导向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5(13):69-71.

[2] 汪娟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J]. 教育界 ,2025(13):47-49.

[3] 赵田 . 基于原点思维的初中英语作业功能类型与有效设计行动研究[J]. 英语教师 ,2024,24(23):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