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齐惠
大连市第八十中学 辽宁大连 11601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单元教学成为了教学设计的变革点。《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明确提出“以学习主题为框架,内容聚焦大概念”的课程理念 [1]。同时,“双减”政策的实施也使优化作业设计成为“减负提质”的重要手段 [2]。而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因此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初中生物单元作业设计的现状
(一)维度上缺乏系统性
从当前初中生物单元作业设计情况来看,维度上缺乏系统性,大部分教师在编制单元作业时,只是把每个课节涉及到的知识点凑在一起拼成一份作业,不同课节的知识之间没有相互融合、渗透,违背了单元作业设计要求。
(二)梯度上缺乏层次性
从当前初中生物作业的设计情况来看,梯度上缺乏层次性,作业内容通常是统一编制的习题或者试卷,缺少针对性,学生缺少自主选择,教师缺少自主开发,有效性低,不符合“减负提质”要求,反而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作业负担。
(三)程度上缺乏探究性
从当前初中生物单元作业设计情况来看,程度上看缺乏探究性,大部分作业内容单调,对学生的引导性与启发性不够,不利于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养成,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二、初中生物单元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单元作业设计的信度:目标要科学
教师在设计初中生物单元作业时,要保证它的科学性。首先,教师要从初中学生的生物基础、认知水平出发,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学情进行精准分析;其次,教师要仔细研读“双减”政策和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确保设计的作业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然后,教师要提出总体作业目标,将总体目标细化成分级目标,进行题目的归类编排,形成初中生物单元作业初稿;最后,用评价指标去评价作业的设计质量,进行完善和修改,使其更具科学性 [3]。
(二)单元作业设计的广度:形式要多样
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生物知识的魅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核心素养,实现全方位发展。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种形式的作业:
1. 生活情境类
例如,在学习“健康的生活”单元知识后,布置学生完成“设计家庭防疫手册”的作业,要求学生标注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疫苗的作用原理等,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综合实践类
本文将其具体划分为模型制作类、思维导图类、家庭实验类、长期观察类、项目调查类、模拟实验类六种。
(1)模型制作类:例如学生在学习完“人体生理与健康”单元知识后,布置学生完成“设计并制作人体结构模型”的作业,要求学生标注所学结构的名称和功能,总结人体各大系统的工作原理等,帮助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思维导图类: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生活”单元知识后,布置学生完成“绘制被子植物的一生思维导图”的作业,要求学生将本单元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展示,帮助学生内化科学思维,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3)家庭实验类:例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单元知识后,布置学生完成“搭建微型生态瓶”家庭实验,要求学生观察并总结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念。
(4)长期观察类: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生活”单元知识后,布置学生完成“栽培一种植物,探究所需的环境条件”的作业,通过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巩固被子植物从“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的生命历程,提升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自主控制环境条件,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5)项目调查类:例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单元知识后,布置学生完成“社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的作业,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生态文明观念。
(6)模拟实验类:以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单元为例,布置学生“利用黑白棋子设计实验,探究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作业,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
3. 数字化工具类
例如,在学习“多种多样的生物”单元知识后,让学生用手机应用软件完成不同种类动物的虚拟解剖实验;在学习“生物和细胞”单元知识后,让学生录制视频日记,如“讲解显微镜使用技巧”“介绍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在学习“藻类与植物的类群”单元知识后,通过在线编辑软件,在线协作完成“编辑校园植物图谱”的作业。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实现跨学科融合。
(三)单元作业设计的尺度:难易要适中
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时,所考察的初中生物知识难度要适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设计不同难度和深度的作业,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获得挑战和发展 [4]。以初中生物教材中的“认识细胞”单元为例,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作业可以集中在识别和描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如细胞膜、细胞核的功能;而对更高层次的学生,作业则可以扩展到探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等。
(四)单元作业设计的适度:数量要得当
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时,要对题目及其考察的生物知识进行精简。精简作业的核心是“浓缩”,在不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减少作业数量,从而达到“减负提质”目的[5]。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初中生物单元作业设计的现状进行实践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策略,不仅可以提升初中生物教师的单元分析能力,改善单元作业设计水平,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生物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邱志凯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J]. 教学与管理 ,2022(05):66-69.
[3] 闫白洋、王颖、唐梦芸.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以“生物工程”单元为例[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9,(2):71-75
[4] 李家齐 . 高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 [J].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1):67-71
[5] 桑嫣 .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单元作业设计 [J].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8,(5):39-43
大连市甘井子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初中生物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 GQGHWKT202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