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大单元教学让小学语文课堂“提质增效”

作者

陈中俊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鸳大九年制学校 642350

摘要:文章以大单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大单元教学对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质量和效率的积极作用,提出在教学中需要把握单元主旨、整合教学技巧、明确教学思路、重视学生体验的方法,旨在为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供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语文课堂;提质增效

引言: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入人心,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大单元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大单元教学强调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有利于打破知识零散、片面的局限,实现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培养。深入探讨大单元教学的内涵特征、实施路径,对于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寻找内在联系,把握单元主旨

教师需要深入研读课文,梳理单元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挖掘主题思想和情感基调,把握单元的主旨。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表层的语言文字,探寻作品的深层内涵,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通过对单元主旨的把握,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体悟,实现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蕴含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这一单元主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主题为“红色记忆,永续传承”的单元导入活动,通过播放革命历史的纪录片片段或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先烈的革命精神和奋斗历程。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红色寻访”活动,鼓励学生走进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场所,聆听讲解员的介绍,瞻仰革命先烈的事迹,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课文中革命先烈的事迹和精神风貌,总结革命先烈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爱国情怀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品格,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立志成为有理想、有追求的时代新人[1]。

二、关注语文要素,整合教学技巧

大单元教学需要教师关注语文学科的基本要素,如语言文字、思维方法、审美情趣等,将这些要素有机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单元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技巧,如朗读、讨论、写作、表演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本单元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单元主题思想,还需要重视语文学科的基本要素和教学技能的整合应用。例如,在教学《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大屏幕上欣赏有关长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感受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冒险前行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进而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探究“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等诗句时,教师可以运用想象、联想等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描绘万里长征途中“水拍云崖”“铁索横桥”的雄奇壮美景象,体会诗句的形象美和节奏美,感受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魅力。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课文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累、仿写表现人物语言特点和精神品质的词句,通过“揣摩用词、感悟人物”“我来发言、质疑点赞”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

三、明确教学思路,突出重点难点

大单元教学需要教师在深入研究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教学思路,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教师应根据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如设置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组织课堂讨论等,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掌握关键知识和技能。

比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先播放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的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五壮士舍身救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可以设置几个问题,如“面对敌人的屠刀,五壮士是如何表现的?你从中看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班级分享等方式,探究文章的思想内容。针对“壮士用整齐划一的步伐向山下缓缓走去”等重点语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味品悟,感受五壮士不怕牺牲、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大无畏气概。最后,教师还可以补充五壮士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为革命事业而甘洒热血的崇高精神,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和担当,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优秀品质。

四、重视学生体验,贯穿教学始终

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情感需求,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创意写作、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2]。

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分别扮演毛泽东、朱德等开国领袖,置身于天安门城楼的庄严时刻,在面对五星红旗升起、全场欢呼的场景中,感受新中国成立的激动心情。接着,教师还可以播放开国大典的新闻录音和影像资料,引导学生在观看、聆听中,感受毛泽东面对天安门广场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豪迈气概,体会新中国诞生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刻变化。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搜集整理与开国大典相关的历史资料,如毛泽东的开国演讲稿、开国大典的新闻报道等,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在单元学习的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爱党爱国,奋发有为”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或演讲比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展现新时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立足学情,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把握课文内在联系,灵活整合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体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不断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未来在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大单元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盛妹.大单元教学为小学语文课堂提质增效[J].文理导航(下旬),2024,(10):43-45.

[2]夏韵秋.大单元教学为小学语文课堂提质增效[J].读写算,2023,(33):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