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背景下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王静
古交市育新幼儿园 030200
幼儿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思政教育能够为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将思政教育与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相结合,有助于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研究旨在探讨思政教育与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具体操作途径与策略,为幼儿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实施途径
(一)课程融合途径
1. 主题活动融合
设计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我爱我的幼儿园”、“文明礼仪小天使”等。在活动中,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集体主义、文明礼仪等思政内容,并将其融入到日常行为习惯中。
2. 领域教学融合
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如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社会等。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绘画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政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环境创设途径
1. 物质环境创设
我们从幼儿角度出发,注重思政环境的渗透,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创设富含思政元素的环境,在醒目位置制作红色警示宣传栏,张贴廉洁警句,思政教育名句。并且定期更换主题,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熏陶和影响,激发幼儿建构良好行为习惯的潜力。
2. 精神环境创设
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家园合作途径
1. 家长学校
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活动,邀请专家、教师为家长讲解思政教育和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通过讲座、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形式,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
2. 亲子活动
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手工制作、亲子阅读等。在活动中,加强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进亲子感情,同时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3. 家园联系册
建立家园联系册,及时沟通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表现。教师可以通过家园联系册,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习惯表现。家长也可以通过家园联系册,向教师反馈幼儿在家的情况,提出教育建议和需求。通过家园联系册,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4. 家风传承
良好的家风传承是思政教育的生动实践。家风是一个家庭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和价值观念,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在家庭教育的作用下,我们让家长了解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内容和要求,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到家风传承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幼儿在家庭中感受到思政教育的魅力和感染力,传递给幼儿更多思政精神,在行动中自发的表现出来。
(四)社会实践途径
1. 参观学习
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让幼儿了解历史文化、科技发展等知识,拓宽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同时,在参观过程中,引导幼儿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
例如,在参观党群服务中心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安静参观、不触摸陈列品、不随地吐痰等,培养幼儿的文明参观习惯。
2. 志愿服务
开展幼儿志愿服务活动,如慰问孤寡老人、关爱残疾人、环保宣传等。
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例如,在慰问孤寡老人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为老人表演节目、送上礼物,让幼儿学会关爱老人、尊重老人。
(五)媒体宣传途径
网络环境拓展了思政教育的途径,有利于实现育人的价值。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人们频繁使用视频社交平台、短信息平台、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作为渠道来获取信息,新媒体内涵丰富,充分发挥新媒体阵地对我们的思想引领作用。在开启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的教育之路上,网络环境起到了拓展教育空间的关键性作用。
例如:我园通过“思政直播间”、“清廉直播间”“育新大讲堂”等网络平台宣传工作的开展,将动态与静态内容相结合,充分扩大了优质思政资源的辐射范围,让更多人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
二、实施策略
(一)榜样示范策略
1. 教师榜样
教师要成为幼儿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幼儿。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关爱他人、遵守规则等,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2. 同伴榜样
树立幼儿中的榜样,让幼儿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教师可以通过评选“文明小标兵”、“助人为乐之星”等方式,鼓励幼儿积极表现,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家长榜样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榜样,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家长要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激励评价策略
1. 及时表扬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表扬要具体、明确,让幼儿知道自己哪些行为是正确的,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 奖励机制
建立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奖励,如小礼物、奖状等;也可以是精神奖励,如表扬信、荣誉称号等。奖励要适度,不能过于频繁和奢华,以免影响幼儿的价值观。
(三)游戏活动策略
1. 角色扮演游戏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情境,学会关心他人、遵守规则、合作分享等良好行为习惯。
2. 体育游戏
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勇敢、坚强、合作等品质。体育游戏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四)故事引导策略
1. 讲述故事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故事可以是经典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红色故事等,要具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性。
2. 故事表演
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活动,让幼儿在表演中深入理解故事的内涵,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和行为。故事表演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思政教育与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课程融合、环境创设、家园共育、社会实践、媒体宣传等途径,以及榜样示范、激励评价、游戏活动、故事引导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将思政教育与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相结合,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今后的幼儿园教育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