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学习活动设计实践研究
石晓军
锡林浩特市第十小学 026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学习活动设计展开研究,阐述了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学习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设计,旨在通过合理的活动设计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学习;活动设计;实践
引言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为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通过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能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一、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涵盖了多个方面,如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在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渗透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数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未来社会需要具备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的人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使其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当前小学数学学习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目标偏离核心素养
部分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仍然将重点放在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训练上,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活动目标缺乏对数学思维、数学应用等方面的考量,导致学生难以在活动中获得深层次的数学能力提升。
(二)活动内容缺乏情境性与综合性
许多学习活动内容局限于教材知识点,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没有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同时,活动内容往往过于单一,缺乏学科之间的融合以及数学知识内部的综合运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活动形式单一
学习活动形式多以教师讲授、学生练习为主,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等多样化形式运用较少。这种单一的活动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学习活动设计策略
(一)明确活动目标,指向核心素养
学习活动目标应紧密围绕数学核心素养来制定。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的学习活动中,目标可以设定为: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三角形的过程,培养数学抽象素养;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发展逻辑推理能力;鼓励学生用三角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升数学应用素养。
(二)优化活动内容,体现情境性与综合性
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实际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比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可以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计算商品的总价,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加强学科融合:设计跨学科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周长”时,可以与美术学科结合,让学生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并计算其周长,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注重知识综合运用:设计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解决问题。如在“统计与概率”的学习中,让学生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和绘制统计图,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丰富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探究“长方体体积公式”时,让学生分组操作学具,通过摆一摆、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自主探究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
探究式学习:设置具有挑战性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何将圆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动手实践,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将圆转化为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进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种探究式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学习活动设计案例
(一)活动主题:“校园绿化中的数学问题”
(二)活动目标
通过测量、计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运算素养。
在规划校园绿化方案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观念。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教师展示校园现状图片,提出校园绿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规划绿化区域。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实地测量校园可绿化区域的面积和形状,记录相关数据。
探究计算:各小组根据测量数据,计算不同形状绿化区域的面积,并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和数量。
方案设计:小组合作设计校园绿化方案,包括绘制草图、标注植物种类和数量等。
展示汇报:各小组展示绿化方案,并进行汇报讲解,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四)活动评价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分工合理性、沟通协作能力等;记录学生在测量、计算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运用情况。
结果性评价:评价小组设计的绿化方案是否合理、可行,是否充分考虑了数学因素和环保要求;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基于核心素养设计的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效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学习活动设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优化学习活动设计。通过创设富有情境性、综合性的活动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结构化视角下小学数学学习单设计策略[J].刘莹文.新课程导学,2024(19)
[2]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学习单的应用思路[J].向涛.甘肃教育,2024(09)
[3]探索结构化视角下小学数学学习单设计的策略[J].林育锦.教育艺术,2024(05)
此文为锡林郭勒盟教育科研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学习活动设计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MZXKT2024-01)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