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利用“数学+”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的策略研究

作者

陈保庭

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364400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入实施,跨学科教学逐渐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其中“数学 +,,, 跨学科整合教学应运而生,它突破了传统学科界限,将数学与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领域有机融合,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还有效激发了学习兴趣与探究意识,当前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成为教育的新目标,因此以数学为支点融合多学科资源,开展整合式教学,既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革新,这也是推动课程体系优化、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利用“数学+”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的概念

“数学 + ”跨学科整合教学是以数学为基础学科,将其与其他学科进行内容、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融合,构建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的教学活动,该模式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与整体性,通过项目式学习、主题探究等形式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例如数学与科学融合可提升实验数据处理能力;与地理融合可分析地图比例与空间关系;与艺术融合可探索对称、比例等美学元素,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还能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与重构,发展高阶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1]。

二、利用“数学+”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丰富教学资源

传统的数学教学资源以教材、试题和公式为主,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跨学科融合所需的情境性、实践性与综合性,而要实现真正有效的跨学科整合必须打破资源封闭、内容割裂的局限,构建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资源体系,学校应开发融合性强的教学素材,如“数学 + 物理”的实验数据分析任务、“数学 + 地理”的空间测量与图表解读案例、“数学 + 艺术”的几何构图与对称美练习,增强学生对知识应用的直观感知与操作体验,学校还可以加强与博物馆、科技馆、自然教育基地等校外资源的合作,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兴趣 [2]。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丰富教学资源提供了新的路径,教师可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平台,整合国内外优质课件、教学视频、仿真模拟软件等,构建“数学 +”主题式资源库,例如在“数学 + 环境科学”教学中可引入环境数据分析工具,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读气候变化、碳排放等现实问题;在“数学 + 工程技术”教学中可使用3D 建模软件帮助学生理解结构设计与比例关系,此外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团队协作开发跨学科微课程或教学模块,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提升资源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这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创新水平,也有助于学生在多样化的资源中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从而真正落实“数学+”跨学科教学的目标。

(二)优化教学设计

要优化教学设计,教师应以“学科融合”为核心理念,打破学科壁垒,构建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或主题探究式教学方案,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围绕真实情境或社会热点,选择能够体现数学价值、又能延伸到其他学科的问题,形成“问题驱动—跨学科分析—数学建模—解决问题”的教学路径,例如在“数学 + 经济”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家庭理财计划”任务,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利率等数学知识与经济学基本概念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 + 科学”的课堂中,可以围绕“水的循环”现象设计蒸发量计算任务,让学生通过建模、测量、分析完成科学探究与数学学习的整合。优化教学设计还需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传统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难以适应跨学科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参与性与探究性,合理运用合作学习、任务驱动、情境模拟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中应嵌入多元评价机制,关注过程性学习与能力发展,如通过学生的项目成果展示、小组讨论反馈、数学建模报告等方式进行综合性评价,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梯度化设计,确保教学活动既具挑战性又能被广泛接受,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评价手段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数学 + ”跨学科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在整合知识、提升能力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

(三)推广项目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推广项目学习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在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过程中深度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学校应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社会热点问题,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项目任务,如“设计理想校园”、“制定节能方案”、“规划城市交通路线”等,将数学知识与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学科有机融合,教师在项目设置时要明确任务目标、步骤流程与考核标准,确保数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应用性的平衡,例如学生在“建造阳光小屋”的项目中可结合数学中的面积计算、比例设计与物理学中的光照原理,完成图纸绘制与模型搭建,实现跨学科协作与综合能力培养。推广项目学习还需要构建支持性的教学环境和组织机制,教师应具备项目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能力,学校可通过专题培训、教学观摩、教学共同体建设等方式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素养;教师应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建立项目推进的时间表、任务分工机制与评估体系,引导学生有计划、有合作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实施中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讨论,增强其问题分析、信息整合、沟通表达与团队协作等核心素养,同时项目学习成果应注重过程性与创造性的体现,可采用展示汇报、研究报告、实物作品等多样形式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与持续学习动力。

三、结语

“数学 +”跨学科整合教学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这不仅丰富了数学的教学内涵,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真实、生动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体验,通过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资源、推广项目学习等多种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未来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推动“数学 +”教学模式在更广泛的教育场景中深入开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玉春 . 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跨学科融合的策略 [J].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4(3):45-46.

[2] 黄殿鑫. 小学数学中跨学科整合教学实施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14):77-79.

作者简介:陈保庭(1974.02),籍贯:福建漳平,性别 :男,最高学历:大专, 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数学) ,单位: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