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艺术中的留白与小学语文的跨学科融合

作者

李艳

广汉市小汉小学 四川德阳 618304

一、引言

留白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绘画、诗歌、文学等艺术形式中广泛应用。它通过巧妙地隐藏部分信息,激发受众的想象,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教师将艺术中的留白艺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跨学科融合,能够打破学科界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二、意境留白:以“象”见“境”,激发学生想象力

(一)艺术留白中的意境营造

在艺术作品中,意境留白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以中国画《深山藏古寺》为例,画面中崇山峻岭、云雾缭绕,只见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深山,却不见古寺的踪影,唯有一位和尚在挑水这一细节,让观者瞬间领悟到“深山藏古寺”的意境。画家通过留白营造出深山的空灵、幽静,去激发读者的想象,让他们在脑海里自由地勾勒出古寺的模样。

(二)跨学科融合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这种意境留白的手法,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教师在讲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教师可以描述“金黄的梧桐树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然后问学生:“你们还能想象到秋天里这条水泥道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秋天的五彩斑斓。

三、内容留白:由“言”入“文”,提升学生理解力

(一)艺术留白中的内容暗示

在文学作品和诗歌中,内容留白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技巧。以李白的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中藏千帆竞发的热闹景象,留孤帆远去的孤寂和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人通过聚焦于孤帆和江水,将千帆的热闹藏于背后,以孤帆的远去衬托出友人的离去,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对友人不舍的情感。这种内容留白的方式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使情感表达更加委婉动人。

(二)跨学科融合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内容留白,提升他们的理解力。首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诗中藏了什么?留了什么?作者是怎么藏的?藏的妙处在哪里?”通过讨论和分析,学生能够理解诗人通过聚焦孤帆和江水,激发读者想象,使情感表达更加丰富的写作手法。

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扩写或续写,当友人乘船远去时诗人会有哪些动作、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用这些想象去描绘出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才能写出符合意境的文字。同时,教师可以结合音乐学科,播放一段舒缓、悠扬的古典音乐,如古筝曲《渔舟唱晚》,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进行创作,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情感内涵。

四、情感留白:借“词”融“情”,增强学生品读力

(一)艺术留白中的情感表达

在文学作品中,情感留白是一种含蓄而深沉的表达方式。以《红楼梦》中黛玉临死之前未说完的话“宝玉,宝玉,你好……”为例,藏的是黛玉未说完的具体话语,留的是省略号,以省略号代替未说完的话,让读者根据前文的情节和人物性格去想象黛玉未说完的内容。这种情感留白的方式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使情感表达更加丰富深刻,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黛玉对宝玉的复杂情感。

(二)跨学科融合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这样的经典片段,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留白的分析。首先,让学生阅读宝玉娶亲等相关情节,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故事背景。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黛玉未说完的话可能是什么?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她怎样的情感?”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可以体会到黛玉未说完的话可能包含着对宝玉的怨恨、关爱或无奈等情感,从而更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种情感留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戏剧表演活动。让学生分组将这一片段改编成小剧本,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对留白内容的理解,通过表情、动作和语言来展现黛玉未说完的话所蕴含的情感。

五、插图留白:自“画”悟“诗”,提高学生鉴赏力

(一)艺术留白中的插图运用

在许多书籍中,插图留白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手法。插图通过简洁的画面和适当的留白,能够引导读者去想象和思考,加强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例如,一些古诗词的插图,往往只描绘出诗中的部分景象,留下一些空白让读者自己去补充和想象,以更好地体会诗词的意境。

(二)跨学科融合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插图留白来提高学生的鉴赏力。以王维的《鹿柴》为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教师展示的插图或许只呈现了幽深的山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光影,但不见人的踪迹,也未完整描绘出深林的全貌。学生们仔细观察插图后,结合诗词内容展开想象。有的学生可能会想象在山林深处,有几位樵夫正轻声交谈,声音在寂静的山林中回荡;有的学生则会想象青苔生长在潮湿的岩石上,阳光温柔地洒在上面,闪烁着微弱的光芒。通过这样的观察与想象,学生们不仅对诗词描绘的场景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还锻炼了思维能力。

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插图与诗词之间的联系,体会插图留白的作用。让学生思考“插图中的留白部分与诗词的哪些内容相关?插图是如何通过留白来表现诗词的意境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提高自己对诗词和插图的鉴赏力,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六、结论

艺术中的留白艺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跨学科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理解力、增强品读力和提高鉴赏力。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意境留白、内容留白、情感留白和插图留白等方式,积极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创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艺术留白与语文的融合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杨  群. 留白艺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亚太教育,2025 :92-95

[2] 顾佳莹,肖菊梅 . 小学语文古诗词中的“留白”[J],小学教学设计 ,202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