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影响
王勋
广安启睿第一实验学校 四川广安 638300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法治意识;法律素养;教学效果近些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件不断增多,这体现出中学生法治意识普遍较为薄弱的实际状况。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借助道德与法治课程来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对于预防违法行为、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关键的价值。
一、培养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增强法律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里,对学生法治素养起奠基作用的,是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的培养。经教师系统化教学引导,学生能深入认知法律规则于社会生活里的重要地位,进而生出对法律的敬畏之情 [1]。借由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样教学方式,学生能逐渐领会,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益的“盾牌”,也是规范社会行为的“准绳”。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着重把抽象法律条文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生活情境,引领学生于模拟情境里思考、判断与选择,由此内化法治理念。这一教学过程,不但助力学生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更关键的是培育其运用法律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角色,借由审理一起校园欺凌案件,使学生切实感受法律程序的严谨与公平。在角色扮演期间,学生需查阅相关法律条文,准备法庭辩论词,这既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也让学生体悟到法律的庄重与神圣。
二、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树立责任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解及责任意识的培养。教师经系统化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紧密相连的辩证关系,明白享有权利的同时务必履行相应义务 [2]。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助力学生认识到:公民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唯有每个公民都自觉履行义务,社会成员的权利方可得到切实保障;而且,权利的行使要以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为前提。这种认知会助力学生在日常生活里树立责任意识,主动承担应尽义务。以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公民义务》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校园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先让学生探讨在校园享有的各项权利,像使用教室、操场等公共设施的权利;接着引导学生思索维护这些权利的前提是什么,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有维护校园环境整洁的义务;最后组织学生制定垃圾分类行为规范,并在实践中养成主动履行义务的习惯。
三、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对违法行为危害性的认识,属于法治教育的重要范畴。教师借助分析典型案例、开展情景模拟、组织班级讨论等多样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深入知晓违法行为给个人、家庭与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教师能够设计分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先从学生身边常见的不良行为切入,逐渐过渡到对社会新闻里违法案件的剖析,助力学生构建对违法行为的正确认知。基于此,教学重点转至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育,指导学生掌握预防犯罪、自我防范的基本办法,增强安全意识与应对能力。以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的教学为例,教师可选取校园欺凌这一话题展开探讨:先是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分析欺凌者与受害者的心理状况;接着引导学生思索欺凌行为可能触犯的法律条款,以及会给双方造成的后果;最后借助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在遭遇类似情形时的正确应对方式,涵盖及时向师长求助、收集证据、拨打报警电话等具体举措。
四、学习基本法律知识运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从被动接收法律知识,转向主动运用法律知识,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多元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法律知识的运用技巧。此过程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培育其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可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法律情境,让学生在分析与处理这些情境时,学会运用法律思维,提升法律素养 [3]。通过小组讨论、辩论赛等互动形式,引导学生学会从法律视角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其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教学为例,教师能够设计“校园网络安全防范”主题活动,让学生分组探讨在使用网络时可能碰到的安全隐患,诸如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查阅《网络安全法》相关条款,剖析案例中的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加深了对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理解,还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依法维护网络安全的意识与行为习惯。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实践让学生切实掌握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当前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实践环节,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法治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为培养具有现代法治观念的新时代公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胜红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探究 [J]. 成功 ,2025,(20):73-75.
[2] 马富辉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法治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 [C]//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 . 文化企业赋能教育新生态的融合模式与创新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庄浪县白堡中学,2025:397-399.
[3] 徐传辉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情境模拟法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影响[J]. 初中生辅导 ,2024,(3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