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试论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

杨小燕

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市普陀区 200333

   

引言

冠心病(CHD)是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心血管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重要病因,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药物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心肌缺血药物仅能缓解症状,且单一应用效果不佳。他汀类抗炎、稳定斑块和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效应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4 年 1 月—2025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冠心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龄 45~75 岁,平均( 60.25±5.38 )岁;病程 1~10 年,平均( 5.12±1.85 )年。观察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 46~76 岁,平均( 61.03±5.52 )岁;病程 年,平均( 5.36±1.92 )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24 年版)》中冠心病的诊断标准[5] ;年龄 18~75 岁;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对他汀类或心血管药物过敏者;近期(3个月内)发生过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者;患有恶性肿瘤者;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心血管药物治疗,具体如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企业,国药准字 J20171021, 100mg/ 片), 100mg/ 次,1次 /d ;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企业,国药准字H19991039, 40mg/ 片), 40mg/ 次,1 次 /d ;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企业,国药准字 H32025391,25mg/ 片), 25mg/ 次,2 次 /d。根据患者血压、心率等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企业,国药准字 H20051408, 20mg/ 片)治疗, 20mg/ 次,1 次 /d,睡前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 制定疗效评价标准。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 ⩾80% ,心电图 ST 段压低恢复⩾0.1mV 或T 波倒置转为直立;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 50%~79% ,心电图ST 段压低改善 0.05~0.1mV 或 T 波倒置变浅;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 Σ=Σ (显效例数 + 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 。

心功能指标: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两组治疗前后LVEF、LVEDD、 LVESD 。

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腹胀、乏力、肝功能异常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7.50% (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 LVEF、LVEDD、LVES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 LVEF 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LVEDD、LVESD 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 %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恶心 2 例,呕吐 1 例,腹胀 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00% (4/40);观察组出现恶心 1 例,肝功能异常 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00% (2/4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0.714 , P=0.400>0.05 )。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表明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心血管药物。治疗后,观察组LVEF 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 低于对照组( P<0.05 ),提示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心功能的改善可能与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稳定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进而增加心肌供血有关。在安全性方面,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较高,患者

耐受性良好。

综上所述,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长期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1] 江文顺 . 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15)

[2] 卜延峰. 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药学价值 [J]. 智慧健康 ,2025(07)

[3] 朱美润.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药学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