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集体土地界线测绘的基础流程与注意事项和

作者

高娜

邯郸兴盛测绘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河北 邯郸 056000

引言:集体土地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界线清晰与否关系着土地权属是否明确、产权交易是否正规、农村社会是否安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与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集体土地界线测绘的重要性日趋显著。准确无误的界线测绘可以为土地确权登记、土地流转、征收征用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有效地防止出现权属纠纷。但集体土地分布广、地形复杂,测绘难度大,因此要明确基础流程、掌握主要事项,才能促进集体土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一、集体土地界线测绘的基础流程

1.1 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涵盖资料、技术、仪器设备三方面。资料收集要充分搜集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变更成果、权属界线协议书、发证资料、土地转征资料及水利沟渠和交通道路等线性地物资料,作为测绘的历史及现状依据;技术方面要选择专业测绘队伍并进行培训,制定具体的调查细则,明确测绘的精度标准、作业细则等,并结合测区情况确定全站仪数字化测图、航空摄影测量等技术路线;仪器设备方面要准备满足精度要求的 GPS 接收机、全站仪等测绘仪器,并对测绘仪器进行校准调试,测量觇标、棱镜等设备也要准备齐全。

1.2 实地测绘工作

实地测绘包含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和权属界线调查。控制测量先利用 GPS技术形成首级控制网,选点时注重视野、交通、地基等状况,精度达标后再用全站仪或者 GPS RTK 技术加密;地形测量依照测区特性决定办法,全站仪数字化测图要搜集地形点的坐标,绘制草图,后期形成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要规划航飞参数取得影像,借助软件处理得到各种地形数据成果,最后验收;权属界线调查需要召集相关人士,按照资料利用室内外结合、全野外实地核实或者界址点解析实测与描述相结合的办法,开展界线核实、界址点测量并签字认可。

1.3 数据处理与成果绘制

数据处理与成果绘制阶段,先整理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权属界线调查这些数据。依靠软件对控制测量数据开展平差计算,用误差传播法则来评判计算结果的精准度;借助人工和算法共同修正地形测量错误的数据;利用交叉核对法和历史档案对比,反复核对权属界线数据,保证其精准可靠。成果绘制部分,遵照地籍测量标准,绘制地籍图和宗地图。地籍图表现土地权属、界址等信息,比例尺度大多选用 1:1000 或者 1:2000 ;宗地图细致反映宗地状况,比例尺经常用到 1:500 或者更大。画图时严格依照图式标准,采取分层设色、注记排版等手段,维持图形规范漂亮、层次清晰。

二、集体土地界线测绘的注意事项

2.1 测绘精度要求

严格执行有关测绘精度的规范、标准。比如界址点的精度必须达到《地籍调查规程》中的要求,界址点平面位置中误差、高程中误差等都有限制。在控制测量中,首级控制网、加密控制网的精度指标必须要达到,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测绘区的精度一致;在地形测量中,全站仪数字化测图的碎部点测量精度、航空摄影测量成图的精度也必须满足相应精度标准,才能保证地形信息的准确程度。

2.2 指界与权属确认

指界工作属于权属确认的关键环节,一定要保障指界人的准确及权威性。指界人应是土地所有者或者其合法授权的代表,在执行指界之前,要对指界人的身份展开严格核实。针对权属存有争执的土地,应当及时按照有关条款和流程加以处理,应避免此类争议持续存在,从而干扰测绘工作的发展进程。在实际开展指界工作时,务必做好详细的记载,指界人的见解、界址点的认定理由等,要保证权属确认工作有着足够的严谨性。

2.3 资料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资料收集阶段要仔细审查所收集的各类资料,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务必得到保障。资料模糊不清或者存在矛盾缺少的部分需要及时核查补充;测量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料,比如测量记录、草图等需妥善保存,确保资料前后连贯可追溯。资料准确完备是保证测绘成果质量的基本条件,任何资料上的细微差错都会造成测绘结果出错。

2.4 仪器设备的维护与校准

定期对测绘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建立维护档案,记录每次维护的时间、内容和结果,保证仪器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每次使用前都要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校准,特别是对精度要求高的仪器,如全站仪的测角精度、测距精度等,GPS 接收机的定位精度等,必须用专门校准工具和标准方法进行严格校准。注意仪器设备存放环境,将仪器存放在干燥、防尘、恒温的专用柜内,防止仪器损坏或精度降低,并定期监测存放环境的温湿度等指标。

2.5 安全问题

实地测绘时务必重视安全问题。测绘人员须配备安全帽、安全鞋等安全防护用品,同时携带急救包、手机这类通讯器材以应付突发情况。当在复杂地形或者危险地带作业时,需事先拟定好安全预案,采取恰当的安全举措:去山区测量时,留意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道路旁边测量时,警惕交通安全等。

同时要在这些地方放置醒目的警报标志,派专人看管。在观测天气变动时,也要避免在糟糕的天气条件下做危险工作,在出发之前,可以使用专门的气象应用软件以及当地的预警系统,提前了解作业区域内接下来72 个小时的天气走向。

三、结论

集体土地界线测绘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在测绘的过程中基础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工作、实地测绘以及数据处理与成果绘制等众多环节,而在每一个环节中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些注意点都直接关乎到测绘的结果是否准确、可靠且实用。只有严格按照测绘流程,重视每一个需要注意的事项,才能高质量地完成集体土地界线测绘工作,为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及合理使用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未来,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集体土地界线测绘工作也将会不断完善,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董大民 . 测绘综合技术在集体土地确权中的应用研究 [J]. 现代工程科技 ,2025,4(12):117-120.

[2] 谢玉莹 . 现代测绘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中的应用 [J]. 房地产世界 ,2024,(04):161-163.

[3] 郭忠福 . 测绘新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中的应用 [J]. 华北自然资源 ,2024,(01):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