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策略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刘碧冰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614000
前言:
新媒体在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为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工作开辟了新视野,为创新管理模式和拓展管理资源提供有力支撑,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领域的思政教育效能,推动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辅导员应充分挖掘新媒体的多元化功能形态,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体系的系统性创新。这一背景下,辅导员必须主动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切实提升新媒体应用能力,在班级管理中积极探索基于新媒体的智慧化思政教育新路径。因此,深入开展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策略的创新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的思路创新
作为离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最近的人,高校辅导员最懂学生需求,是学校思政教育队伍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对于辅导员而言,保持思路清晰、理念先进、方法可靠,是高质量完成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的关键。新媒体时代来临,辅导员需要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积极拥抱新媒体,构建更符合现实需要的思政教育生态。为此,辅导员应当在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环节加速思路创新,以更新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为出发点,促进实践工作提质增效。
具体操作中,辅导员应当主动树立“互联网 + ”工作意识,从主观上提高对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的重视,关注教育体系创新改革。辅导员要有意识地拓展班级管理中的思政教育渠道,开辟班级管理新空间,以新媒体为基础打造新思政教育场景。同时,辅导员也要运用“三全育人”理念,在班级管理中基于新媒体资源的支持,实现思政教育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推动班级管理中的思政教育可持续发展。为提升育人效果,辅导员也要发挥自身优势和价值,以因材施教为目标开展实践。此环节,要求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的思政教育,践行以生为本原则,关注特殊个体,结合学生需求实施分类教育;还要加强协同作业,合理划分工作模块、优化工作分工,打造“一专多能”的工作模式。
二、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的内容创新
辅导员要高度重视新媒体为学生思想行为带来的影响,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锻炼学生深入实际的能力为目标,围绕学生生活、结合社会时事开展个性化管理。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的内容创新环节,辅导员应围绕内容开发和内容呈现两个维度推进创新。
(一)内容开发
辅导员要立足学生需求完善内容体系,用丰富多样的思政教育资源,增强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激发学生热情。实践工作中,辅导员不仅要开发意识形态、传统文化、价值观等传统思政教育内容,也应当融入网络安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着力扩大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的范围,提升内容覆盖力。当然,内容开发方面辅导员理应注重数字化资源和时政内容的深层次应用。比如,以网络热点新闻为素材,开发特定主题的班级思政教育内容;立足学生生活挖掘素材,将国家政策、典型案例、生活经验等内容转化为思政教育内容。为加强内容开发创新,辅导员也应主动引入红色资源、传统文化、学科知识等内容。
(二)内容呈现
辅导员要着力提升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内容的可读性与感染力,让教育内容在学生成长中起到“入脑入心”的作用。该阶段,要求辅导员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思政教育理论知识的展示方式。比如,基于可视化的叙事方式呈现在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的内容,利用长篇图文、动画漫画、短视频或直播等多种形式,完成教育内容的立体化、网络化、形象化呈现,用符合学生阅读习惯、贴近学生审美偏好的方式展示理论知识,增强教育教学吸引力。新媒体时代辅导员也可以开发 H5 页面或利用互动游戏呈现思政理论知识,用学生喜闻乐见又习以为常的形式传播教育内容。
三、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载体的创新
在班级管理中,辅导员实施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实践中,应以利用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为抓手,着力推动班级思政教育载体的创新。这一环节,辅导员应当结合新媒体技术的特点以及学生使用习惯,挖掘、利用适合开展班级思政教育的新载体,拓展线上育人空间,基于网络平台的综合化利用,实现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常态化。在信息获取与传播方面,大学生极为依赖社交媒体。为此,辅导员可利用学生对社交媒体的喜爱和依赖,充分开发新媒体教育载体,将社交平台转化为实施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的新场所,以这种方式推动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深度融入学生生活。实际作业环节,辅导员可着力构建社媒思政教育矩阵。
以微博、抖音、b 站、微信公众号等主流新媒体平台融合运用为切入点,打造立体化教育宣传矩阵,形成多平台协同发力的班级思政教育格局。不同新媒体平台的定位以及受众存在差异,所以辅导员在发布内容时也需要结合平台用户共性特征以及平台特点,做好针对性传播。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的班级思政教育中,辅导员可利用长篇图文对思政教育主题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为提高教育深度提供支持。以抖音、快手平台为载体的班级思政教育中,辅导员可借助主题短视频实现思政知识要点的科普或展示,增强教育趣味性。以 b 站为载体的班级思政教育中,可借助长视频或直播的方式,实施可视化教学。
教育工作者需要审视并解决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利用新媒体环境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转型的新发展路径 [2]。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的思政教育,保证内容分层分类供给,保持内容表达引人注目,实现内容阐释深入浅出尤为关键。辅导员要在内容发布的文案设计中,保持“网感”,用大众话语替代生硬的官方话语,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当然,辅导员在育人环节,不仅要强调自主发布内容,也要密切关注学生发布的内容,从而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引和指导。为实现该目标,辅导员应该合理使用弹幕、评论功能,借助师生互动的沟通形式实施高效教学。新媒体视域下,辅导员可通过积极构建基于新媒体平台的“第二课堂”,实现教育载体与方法创新。依托新媒体平台支持,以制作微电影、短视频、直播等方式组织思政课程的项目化学习实践。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可利用先进技术赋能突破时空局限,切实提高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的互动性、灵活性与体验感,促进实践工作提质增效。基于新媒体的班级思政教育工作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开展服务学生个性成长、支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政教育最为关键。辅导员需要精准把握个性需求,顺应网络迭代趋势,进一步拓展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的空间和场景,切实丰富班级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在未来,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思政教育领域的新媒体应用深度和广度必将增加,持续探索教学创新路径尤为关键。
参考文献:
[1] 韩桂馨 , 王宁 . 以创意 IP 为引领的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研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喔 + ”辅导员创意文化思政工作室为例 [J]. 教育教学论坛 ,2024,(15):1-4.
[2] 张瑜敏 .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路径——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J]. 传媒,2024,(10):98.
[3] 郑永廷.(2016).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4] 王树荫.(2019).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 (11), 45-48.
作者姓名:刘碧冰 ;性别: 男 ; 出生年月:1990 年5 月 ;籍贯:辽宁省兴城市 民族:汉 ;最高学历:本科 ;目前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