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精细化管理在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与教学质量提升探究

作者

彭先进

巫山县笃坪初级中学

引言:

初中在基础教育里衔接小学与高中,对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养成思维习惯、树立正确价值观很关键。教学管理扎不扎实,直接决定教学质量,能合理调配资源、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效率。现在教育竞争变激烈,过去粗放的管理方式跟不上发展了。这时候精细化管理就很重要,它要求把工作做细做精,关注细节、把控过程,通过优化流程提效,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把这一理念用到初中教学管理中,不仅能解决当下管理难题,还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精细化管理对初中教学管理的意义

(一)提高教学质量

抓实教学精细化管理,能让教学目标更清晰、过程更合理,增强教学的靶向性与实际效果,带动教学质量往上走。比如,目标设定上做细了,老师就能照着学生的实际情况搞分层教学,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节奏,让他们学得更好。

(二)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做好教学的精细化管理,能把教学资源调配得更合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把教学计划做得细、落得实,教学资源就能在各个环节用在点子上,资源利用率自然就上去了。就像实验课,按计划提前把器材、场地安排好,实验课的质量和进度都会更有保障。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精细化管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这倒逼着老师得不断提升专业素养。老师们得下功夫钻研教学内容,用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方案,批改作业、课外辅导也得一丝不苟,这些做法都能实实在在提升专业能力。另外,这种管理模式里的教学评价反馈,还能帮老师找准改进教学的方向,推动专业上不断进步。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上做得细致些,学生就清楚学什么、要达到啥样、有哪些具体规矩,这对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挺有帮助。就像抓作业细节时,明确怎么写、啥时候交,慢慢就能让学生养成认真写、不拖沓的毛病[1]。

二、精细化管理在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实施目标精细化管理

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认知和学校培养目标,一步步分解成学年、学期、单元、课时这四层。像数学里的“一元二次方程”单元,学年目标要明确学生掌握解法的整体方向,学期细化知识点,单元聚焦建立与应用,课时则瞄准每节课的重难点。为落地目标,得有追踪办法:备课标路径,课堂记过程,课后析作业,形成闭环。还要给不同学生定不同目标,学优生加拓展,学困生重基础,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进步。

(二)细化教学计划,确保计划有效执行

教学计划要做得细,得既系统又灵活。学年计划得通盘安排各学科进度、重难点、资源调配及跨学科衔接;学期计划要细化到月度主题、教法选用、学情研判节点和测评规划,像语文的“名著阅读”,就得按月拆分篇目,明确研讨方式和评价尺度。单元计划要落实到每节课的环节设计,从导入、探究、练习到小结都要清晰,同时留足弹性时间应对临时教学需求。为防计划落空,得有动态调整办法:每月教研组碰头,根据学生反馈和实际教学微调计划;期中期末做执行评估,分析偏差原因来优化后续安排。还要把教学计划和教师个人发展结合起来,让计划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帮老师提升专业能力。

(三)严格教学过程管理,提升教学过程质量

教学过程管理要抓实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备课实行“集体框架 + 个人微调”,教研组定目标、重难点和流程,教师再结合学情补充分层提问等个性化内容,备好教具课件。课堂上要规范教学行为,提高互动效率。明确教师讲授、提问等要求,通过观察掌握学生状态,发现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及时用小组讨论等方式调整。课后作业分基础、提升、挑战三层,控制总量和时长;辅导采取共性问题集中讲、个性问题单独带的方式,为学困生建档案,记录进展。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精细化

精细化教学评价不能只盯着分数,得搭起多元评价的架子。评价内容得把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都纳进来,就说数学,不光看题对

不对,更得关注逻辑思维、解题新招和合作探究的能耐。评价谁说了算?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专家都得参与,这样才能看全面。评价方式要把过程跟踪和期末总结捏在一起。平时把课堂表现分、作业等级、小组互评结果记下来,放进成长档案袋,能随时看到学生的进步;期末除了考试,还能搞项目成果展示、实践操作考核,比如科学课,就看学生会不会设计实验、动手操作,以此检查他们的探究水平。评价结果咋用很重要。得好好分析,从班级、个人、知识点这些角度把数据看透,找到教学的薄弱地方;赶紧跟学生沟通结果,让他们清楚自己的优缺点;再把结果用在改进教学、辅导学生上,形成“评价 - 反馈 -改进”的好循环,这样评价才能真正帮着提高教学质量 [2]。

三、精细化管理对初中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效果

(一)学生学习成绩提高

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过程更加优化,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显著提高。例如,某初中学校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在全市的学业水平测试中,各学科的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均有明显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得到了提高。

(二)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

在精细化管理的教学环境中,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同时,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自主分工、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师教学水平提升

精细化管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在备课、授课、作业批改和课外辅导等环节更加认真负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创新。通过教学评价反馈,教师能够及时了解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例如,某初中学校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教师在各级教学比赛中获奖人数明显增加,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

(四)学校教学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精细化管理使得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管理流程更加优化,教学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学校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例如,通过教学计划的精细化管理,学校能够合理安排教学资源,避免了教学资源的浪费;通过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学校能够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3]。

结束语:

总之,精细化管理为初中教学管理注入精准效能,从目标到评价的全链条细化,既激活教学各环节活力,又推动师生协同发展。实践证明,其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全方位的,为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管理范式,值得持续深化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红梅 .“精细化”理念在初中教学管理中运用分析 [J]. 智力 ,2023(19):41-44.

[2] 杨勇 .“精细化”理念在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J]. 教育艺术 ,2022(11):37-38.

[3] 崔新萍 . 浅谈精细化管理在初中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J]. 读友 ,2022(1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