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中职机械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协同培养路径探析

作者

黄荆晖

福建省南靖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引言

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机械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中职机械专业作为培养机械行业一线技术工人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行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衡量中职机械专业学生是否符合行业需求的重要标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探索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协同培养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协同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革新,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如机械加工、设备维护和工艺设计能力,还要求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责任心、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道德。协同培养通过技能实训与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增强岗位适应力,更好地满足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协同培养有助于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职业技能是学生掌握机械操作、设备维护等专业能力的基础,是其立足职场的关键;而职业素养则包含责任意识、团队协作、职业道德等素质,是推动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协同培养,学生不仅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也强化工作态度与综合素质,从而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三)提高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中职学校而言,注重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协同培养,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通过技能实训与素养教育同步推进,学生不仅能掌握机械操作、设备维护等专业能力,还能养成严谨细致、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另一方面,这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竞争力,增强家长与企业对学校的信任度;同时,输出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能有效支撑区域制造业发展,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迈进。

二、当前中职机械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部分中职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对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协同培养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重技能轻素养或两者分离培养的现象。

(二)课程体系不完善

现有的课程体系往往侧重于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而职业素养课程相对较少且缺乏系统性。技能课程与素养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难以实现两者的协同培养。

(三)教学方法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的机会,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和职业素养。

(四)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中职学校的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对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职业素养要求了解不够深入。这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

三、中职机械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协同培养的路径

(一)明确协同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应依据机械行业技术更新快、岗位要求高的特点,明确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协同培养的目标。一方面,要细化技能培养方向,如数控操作、机械装配等核心能力;另一方面,将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团队协作等素养目标纳入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确保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与行为习惯。

(二)构建协同课程体系

整合专业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构建协同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如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在机械加工工艺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增加职业素养课程的比重,开设如职业道德、职业沟通、团队合作等课程,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实际项目的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例如,组织学生参与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制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技术更新及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引进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将真实的工作流程、岗位标准与职业精神带入课堂。此外,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提升教师对职业素养教育的理解与教学能力,强化其在教学中融合职业素养的意识与技巧。

(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体验企业的文化和工作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学校还可以开展校内实践活动,如技能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营造协同培养氛围

学校应营造良好的协同培养氛围,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等形式,传播职业素养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建立健全学生评价机制,将职业素养纳入学生评价体系,激励学生积极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结论

中职机械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协同培养是适应机械行业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当前,中职学校在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协同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明确培养目标、构建协同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营造协同培养氛围等路径来加以解决。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为机械行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晓 . 中职学校依托专业强化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策略——以机械专业为例 [J]. 教育科学论坛 ,2025,(12):37-39.

[2] 陈帅 . 基于“岗课赛证”的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J].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5,54(01):225-227.

[3] 葛绍松 . 大思政视域下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路径研究[J]. 当代农机 ,2024,(0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