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

作者

阿迪力• 麦麦提江

墨玉县喀尔赛镇第一中学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时期学生不仅面临学业压力且身心快速发展。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其教育作用不可忽视,而在学校教育场景中,与学生接触密切且对学生情况了解深入的班主任既能观察学生在校表现又能通过与家长沟通知晓学生在家状态。他们凭借自身优势积极搭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桥梁,所以将学校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并把家长的需求和期望反馈给学校,以此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一、初中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意义

初中是一个学生身体和精神迅速发展、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它对儿童的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家庭教育都存在着过度保护、过高或者忽略了儿童自身发展的问题,这对儿童的能力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初中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里的主要引导者,肩负着促进家校有效融合的特殊使命,从学生入学开始,他们就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了全面的关心,从而对学生的成长环境有一个准确地了解。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还可以为家庭教育提出符合儿童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意见,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对孩子们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亲子沟通障碍、对家庭规则的困惑等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引导和支持,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家庭和校园中[1]。

二、初中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策略

(一)打造交流平台,提升沟通效能

为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效率和质量,班主任可以建立家长交流平台,如微信群和家长会等,其中通过微信群班主任能及时发布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并且家长可随时反馈问题与意见以实现即时互动,同时定期开展家长会能为家长提供面对面交流机会以分享教育经验与困惑。这些平台既能让家长广泛了解学生状况并及时处理迫切问题,又能促进全班家长相互了解、形成教育共识,进而共同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与学校环境。例如在班级开展“每日小善举”活动时,班主任可以在微信群向家长说明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品质为目的的活动内容。活动期间,班主任每天在群里分享学生帮同学捡起掉落文具、主动打扫教室卫生角落等小善举,并配上照片或简短文字描述。家长看到后可以在家鼓励孩子分享当天学校经历,并引导思考还可做的善事,比如有的家长会和孩子讨论制定周末去社区清理小区垃圾、看望孤寡老人等公益计划并分享到群里,班主任看到后给予肯定和建议,并提醒家长注意活动安全。活动过程中,家长随时在群里反馈孩子从害羞到主动做善事等表现和感受,班主任则根据这些反馈在班级中表扬进步明显的学生以激励更多学生参与,从而让学生在良好氛围中不断成长进步。

(二)布置特色作业,促进家校共育

家庭作业是班主任开展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它既能筛查学生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又能引导家长参与孩子学习。在此背景下,班主任需要精心设计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同时班主任还能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并与家长沟通合理安排时间,以确保学生学有所得 [2]。例如考虑到如今很多传统技艺面临失传,而家庭中往往藏着独特手艺,所以班主任可以布置学生向家中长辈请教一项如编织、剪纸、腌制小菜等的传统技艺,要求学生在家长指导下完整学习并尝试完成。在此过程中,家长需耐心讲解步骤、技巧以及背后文化故事(如教剪纸时讲不同图案寓意),而学生则认真观察、动手实践并记录学习感受和遇到的问题。完成技艺制作后,学生要和家长一起为作品拍照,并附文字介绍说明学到的技艺内容和文化内涵。班主任收集作业后可以在班级举办“家庭传统技艺展”展示学生作品和介绍,并邀请部分家长到班级现场展示技艺,让学生直观感受传统技艺魅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家长陪伴下深入了解家庭传统,既增进了亲子感情又从长辈那里学到了实用技能和深厚文化。

三、结语

将初中班主任工作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项很有现实意义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利用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丰富的经验对家庭教育进行权威的指导,帮助父母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并通过对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正确指导,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另外,老师和父母之间密切交流不但可以保证学生的发展,而且可以创造一个积极的团队文化,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此引导他们稳步地走向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李建军 . 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 [J].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4(16):132-134.

[2] 刘慧 . 初中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 [J]. 互动软件 ,2023(5):197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