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探讨

作者

李伟

内蒙古恒希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赤峰市 024000

引言:

建筑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其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对于项目整体质量、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建筑技术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尽管进度控制手段日趋丰富,但仍然存在诸多干扰因素影响其实施效果。因此,系统梳理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探讨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对于提升工程项目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

(一)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核心要素,其作用贯穿项目的全过程。首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施工组织与进度计划的科学性。若项目管理人员缺乏项目统筹能力和工程经验,常会导致工序安排不合理、资源配置紊乱,影响整体进度。其次,一线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态度也是关键因素。一些施工单位存在用工随意、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造成现场操作人员经验不足、操作不规范,增加了质量隐患和返工风险,延误工期。再者,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纪律对施工连续性有着显著影响。若现场存在违章操作、劳动纪律松散等问题,易引发安全事故或影响工序推进。

(二)机械设备因素

机械设备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运行效率和配置水平对施工进度具有直接影响。首先,设备的完好率是保障工序连续进行的基础。若机械设备频繁出现故障或停机维修,不仅会延误当前施工任务,还可能影响后续工序的衔接,打乱整体进度安排。例如,塔吊、混凝土泵车等关键设备的突然停运,常常导致材料供应中断或混凝土浇筑延误,进而引发连锁问题。其次,设备的配置不合理也是进度滞后的常见原因。一些施工单位未能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阶段的实际需求,科学配备施工机械,导致现场设备闲置或资源紧张,降低使用效率。此外,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对设备使用效率影响显著。若设备操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存在违规操作行为,不仅增加设备损耗,也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进一步拖慢施工节奏。

(三)施工环境因素

施工环境因素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重要外部变量,其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常常给项目执行带来不确定性。首先,自然环境条件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例如,在雨季、酷暑或严寒气候条件下,工人作业效率显著降低,部分工序如混凝土浇筑、地基开挖、屋面施工等甚至无法正常进行,需暂停或调整计划,从而延误整体工期。其次,现场周边环境状况也是不可忽视的干扰因素。若施工场地位于市区或人口密集区域,可能面临居民投诉、环保检查、噪声限制、施工时间受限等问题。这些外部约束使得施工单位不得不在特定时段减少作业强度或暂停高噪作业,进而影响进度安排 [1]。

二、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措施

(一)注重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管理人员是建筑工程进度控制的核心力量,其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施工组织的科学性和施工效率的高低。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能够优化施工资源配置、提高协调能力,还能有效预防工期延误和资源浪费,是实现项目高质量、高效率推进的重要保障。首先,应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管理人员应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的全流程知识,熟悉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管理、进度控制等方面内容。同时,应鼓励其学习现代项目管理工具与信息化手段,如项目管理软件(如 MSProject、BIM 进度模拟)、施工监控系统等,提升其科学决策和数据分析能力。

其次,应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建筑工程涉及设计、施工、监理、甲方等多方协作,管理人员需具备良好的跨部门沟通和协作意识,及时协调资源、解决冲突,确保各个工序之间有序衔接,避免因信息传递不畅而导致工期延误。最后,应推动施工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建立长期培养机制,形成稳定、高效、专业的施工管理队伍。通过持续教育和实践锻炼,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为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2]。

(二)加强施工设备管理

施工设备是现代建筑工程顺利推进的重要工具,加强施工设备的管理,是提升施工效率、确保工程按期完成的重要保障措施。首先,要科学配置施工设备。在项目初期,应根据工程规模、施工工艺和进度计划,科学合理地选择所需机械种类与数量,避免资源浪费或设备不足的现象。同时,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合理布置设备使用区域,优化设备运行路线,提高设备使用的连续性和协调性。其次,要强化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设备在长期运行中易出现老化、故障等问题,如果缺乏规范的维护机制,将严重影响施工效率,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因此,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开展检修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同时,建立设备台账,详细记录设备使用时间、故障记录、维修情况等信息,实现动态化管理。最后,应提升设备信息化管理水平。可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如RFID 跟踪系统、设备监控平台等,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使用频率、维修周期等的实时掌控,提升设备调度的科学性和透明度[3]。

(三)严控施工原材料质量

施工原材料质量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的基础,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从源头把关,确保工程顺利推进。首先,应建立健全材料采购制度。在选择供应商时,需严格审核其资质、供货能力及以往合作信誉,优先选择具有稳定供货渠道和良好质量保障体系的企业。同时,应与供应商签订详细合同,明确材料技术指标、到货时间和质量验收标准,以保障材料及时供应且符合要求。其次,加强材料进场检验程序。对所有进场的钢筋、水泥、砂石、混凝土添加剂等关键材料,应按照规定进行抽检和试验,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环节。对于批量较大的材料,应委托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验证,确保质量可控。通过严控施工原材料质量,不仅可以减少返工和浪费,提升施工效率,还能有效保障施工进度的稳定性和工程质量的可靠性,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4]。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强的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若未能科学识别和有效控制这些影响因素,极易造成工期延误、成本增加,甚至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未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施工进度管理水平也应不断升级,推动建筑工程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目标迈进,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潘越 .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及控制措施 [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 A,2024(001):000.

[2] 寇 宝 怀 . 建 筑 工 程 施 工 进 度 管 理 及 控 制 措 施 分 析 [J]. 居业 ,2024(5):183-185.

[3] 于晶 . 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与控制措施探究 [J]. 葡萄酒 ,2024(11):0193-0195.

[4] 朱慧慧 .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进度控制措施分析 [J]. 工程建设(维泽科技),2024,7(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