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党建引领下的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网格化育人模式构建

作者

黎安康

重庆交通大学 旅游与传媒学院 重庆 南岸 400074

在传统育人模式中,高校党建资源往往较为分散,缺乏有效的整合与共享机制。这种分散状态导致了资源利用率低下,难以满足党建育人的全面需求。比如,各部门和学院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资源整合平台,使得党建资源难以形成合力,且由于资源分散,导致部分资源闲置或重复建设,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同时,管理方式相对粗放,缺乏精细化、系统化的管理机制,使得党建工作的开展受到制约。本研究聚焦党建引领与网格化管理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范式,使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在网格单元中实现双向赋能,为高校党建理论的立体化发展提供实证样本。

一、组织架构

学校应以党组织为核心,致力于构建一个“校—院—社区—网格”四级管理体系。这一体系能有效实现纵向贯通与横向联动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高效、紧密的网格化组织网络:一方面,学校应将学生社区按照楼宇、楼层或功能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形成若干个基础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单元都应配备一个由党员教师和学生骨干组成的管理团队。这一团队负责网格内的日常管理与协调工作。同时网格长作为管理团队的核心成员,应承担起统筹责任,负责网格内的整体规划与决策,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学校应在网格内建立“党建 +”工作小组,以整合辅导员、党建工作者、社团指导教师等育人力量,形成强大合力。通过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推动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此外在“党建 +”工作小组的框架下,学校应确保党建触角能够延伸至基层治理的末梢。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还能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管理机制建设

学校应建立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实时采集学生学习生活数据,实现需求研判、问题预警、服务响应的闭环管理。一是通过定期召开网格联席会议、设立学生事务服务站等方式,畅通师生沟通渠道。重点强化党建联建机制,推动校内机关部门、教学单位与学生社区结对共建,将课程思政、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育人要素导入网格单元。二是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实时采集学生的学习行为、生活状态等数据,并建立网格化考核评价体系,将党建引领成效、学生满意度、管理效能等指标纳入考核维度,形成激励相容的约束机制。三是建立预警机制,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如学业下滑、心理健康问题等,整合学校各部门资源,根据预警信息,快速响应学生需求,提供便捷、高效的学生服务。

三、资源整合

学校应构建“一站式”服务矩阵,整合校内外资源,嵌入多项功能于网格服务体系。首先,学校需全面统筹校内外各类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社团活动、心理咨询服务等,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心理健康、就业帮扶等功能模块有机嵌入网格服务体系,确保学生在不同场景下都能获得所需支持。其次,学校需依托现有或新建的网格化平台,构建资源共享框架,实现信息的快速流通与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整合校内名师工作室、社团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实体空间,形成“15分钟学习生活服务圈”,方便学生就近获取服务。再次,学校需借助智慧校园建设,开发集线上咨询、事务办理、活动预约等功能于一体的网格化服务 APP,提升服务效率与便捷性。通过 APP 与实体空间的有机结合,实现线上预约、线下体验或办理,形成无缝衔接的服务流程。最后,学校需将红色教育基地、党建示范课程、党员先锋岗等特色资源引入网格场景,打造具有政治引领功能的育人载体,通过党建活动、党员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保障体系构建

保障体系的构建,需制定详细政策文件,实施轮岗制度,开展专题培训提升辅导员能力,并建立监测体系定期评估育人成效。一是制定详细的政策文件,明确网格化管理的核心目标,确保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界定各级网格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确保任务落实到人;细化网格化管理的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并制定应急处理机制,确保网格化管理的顺利推进。而是实施轮岗制度,确保辅导员在不同网格间有序轮换,增加其工作经验和视野,同时建立完善的轮岗制度,包括轮岗周期、考核标准等。三是开展涵盖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专题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定期举办研讨会、工作坊等活动形式,提升辅导员的综合能力和育人水平。四是建立监测体系,如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学生行为、学习成效等监测模型,定期对学生社区网格化育人成效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优化网格化管理策略,提升育人实效。

结语

党建引领下的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网格化育人模式,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完善管理机制、整合资源和构建保障体系,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育人格局,不仅提升了育人质量,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应持续优化管理机制,强化技术支撑,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放敏 , 尹曦 .“一站式”学生社区生态系统构成及其优化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5,(11):86-88+92.

[2] 常熟理工学院“五字诀”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特色品牌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4,(19):97.

[3] 陆小凡 . 系统思维视域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优化路径研究 [J]. 思想教育研究 ,2024,(02):131-137.

[4] 江孤迅 . 互联网技术视域下“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探析 [J]. 中国高等教育 ,2022,(22):53-55.

作者信息:黎安康,男(1985.11 -),汉族,贵州省仁怀市人,讲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领导与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2024 年科研项目一般项目“网格化管理视域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育人模式构建与效果评估研究”(项目编号:24DJYB02) ; 2024 年度宣传工作专项课题一般项目“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4XCYB03) 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