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从班徽到公众号:我的" 互联网 +" 带班手记

作者

陈忠学

成都石室阳安学校

作为一名拥有 15 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老师,我亲身见证了从最初的2G 通信时代,逐步跨越至 3G、4G,直至如今高速发展的 5G 时代的巨大变革。在这一漫长的技术演进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班级管理工作所带来的深远而显著的影响。无论是信息传递的便捷性,还是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互联网都为班级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如何巧妙地将“互联网 + ”这一创新理念与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有机融合,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已然成为我近年来持续关注并重点探索的核心方向。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我力求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为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文化氛围的营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一、物质文化建设:让班级标识" 活" 起来

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工具,使得原本传统的班级标识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我们通过专业的在线设计平台,精心制作了独具特色的班徽。这个班徽不仅是师生共同智慧的结晶,更是班级精神的象征。它不仅醒目地出现在教室的墙面上,还被巧妙地印制在一系列班级特色产品上,如粉笔盒、报刊架、班刊、歌单以及特色草稿纸等。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因为承载了班级的核心价值理念,成为了传递班级文化的重要载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班刊。与传统单一的纸质班刊不同,我们创新性地采用了电子版与纸质版相结合的形式。电子班刊通过班级微信群进行发布,内容丰富多样,不仅包含文字和图片,还能插入学生们自己制作的短视频,极大地丰富了内容的表达形式。学生们轮流担任小编,负责内容的采编和版面的设计,这一过程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在无形中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二、行为文化建设:用技术赋能班级活动

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我们积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力量,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特色的班级活动。班委干部述职演讲作为我们班的传统活动,如今在形式上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革。学生们不再局限于站在讲台上进行传统的发言,而是可以通过制作精美的PPT、录制生动的视频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这种多元化的展示方式,特别适合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于公开演讲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在班级舞台上充分展现自我。

此外,我们还组织了短视频剪辑大赛,鼓励学生们用手机记录下班级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这个活动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学生们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和感受班级生活的美好。获奖作品会在班级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展示,获得同学们的点赞和评论,这种正向的反馈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

三、制度文化建设:信息化管理提升效率

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信息化工具的应用使得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班委干部的选拔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传统的站上讲台演讲的选拔方式越来越不受学生们的欢迎,于是我们尝试利用微信小程序,创新性地制作了名为“招兵买马”的班委竞选系统。这种模拟工作招聘的形式立即引起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参与率显著提高。学生们通过在线提交申请材料、回答问题等方式参与竞选,有效避免了当众演讲的尴尬局面。

在日常管理中,Excel 表格成为了我的得力助手。通过建立详尽的学生信息数据库,我可以快速完成各类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工作。例如,在期中考试后,我利用 Excel 的数据透视表功能,迅速完成了各科成绩的对比分析,为后续的教学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这些看似简单的信息化应用,实际上极大地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担。

四、精神文化建设:打造班级" 云家园"

班级精神文化的培育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和沉淀的过程。在这方面,我们的班级微信公众号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个自 2018 年创办的公众号,已经发展成为记录班级成长、展示班级风采的重要平台。公众号设置了多个特色栏目:“主题班会”记录每次班会的精彩瞬间;“活动开展”展示班级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榜样树立”宣传优秀学生的感人事迹;“家校共育”分享家庭教育的心得经验;“感恩教育”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我们还充分利用“班级小管家”等小程序,高效开展评优选先、通知接龙、家长签字等日常事务。这些信息化工具的应用,不仅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使得班级管理变得更加透明和规范。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这些云端工具成为了维系班级正常运转的重要纽带。

五、实践中的思考与启示

通过这些年来的实践探索,我深刻认识到:“互联网 + ”背景下的班

级文化建设,关键在于精准把握技术与教育的平衡点。技术只是手段,育人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信息化工具的应用必须服务于班级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绝不能为了追求技术而使用技术。

首先,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任何技术的应用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接受程度。例如,在班委竞选方式的改革中,我们选择微信小程序,就是因为它操作简便,学生易于上手。

其次,我们要注重实际效果。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表面的“高科技感”,而是要切实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我们使用 Excel 进行数据分析,正是因为它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最后,我们要保持开放创新的心态。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主动学习、勇于尝试。但同时也要保持教育者的定力,不被技术所左右。

结语

教育是一场师生之间双向奔赴的爱恋。“互联网 + ”时代背景下,班主任的工作模式与策略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和适应,然而,教育的核心本质与初衷却是恒久不变、历久弥新的。尽管信息化工具的广泛应用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工作手段和方法,但教育的真正温度与魅力,却始终源自于师生之间那份真挚的情感交流与心灵互动。这一点,在我们班级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得到了生动的验证。每当我们将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深邃的教育智慧巧妙融合、相辅相成时,班级的文化建设便会瞬间焕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与盎然活力,使得整个班级氛围变得更加和谐、向上,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