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索
黄雅丽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德顺小学
【摘要】在针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应用中,教师巧用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仅能强化教学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现在这种教学模式也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教育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的一个变化,更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也针对巧用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索做出了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低年级;探索;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倡导,教育工作者建议数学要更具体化,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所以教师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不脱离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利用游戏化教学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帮助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是可以应用在生活当中的。另外他们学习知识最根本的目的,也是将有用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因此教师应该做到生活化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脱离实际,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促进数学教学的开放性等,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大大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
一、分析小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校和教师对提升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重视
虽然改革创新教育方法是大势所趋,但是对于提升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其实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仍会有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教师没有对引入信息技术教学起到重视,认为不如单纯靠课本去给学生讲解更容易教会他们知识;还有的教师课件做的也很潦草,不能充分发挥小学数学的优势,学生学习起来也不够有趣;当然有一些教师更是将教学当成了一种表面形式,没有仔细钻研教材结合利用,缺乏科学性的统筹设计等等,这样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去学习。
2.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
对于小学这个阶段,学生们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动脑思考能力,所以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待培养,另外数学和其他学科也不太一样,学习氛围也是比较紧张的。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如果不想办法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也很容易不愿意学习数学知识,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对他们今后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由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兴趣,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二、分析巧用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索方法
1.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游戏教学,帮助学生打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环境
小学生在这个阶段,他们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注意力分散,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所以教师为了能让教学效果更好,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帮助小学生们打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环境,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多激发小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另外小学生理解力差,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掌握存在一定难度,甚至严重的时候会产生抵触心理,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数学知识的讲解,要想办法调动起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小学数学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借助信息技术努力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带动他们学习的热情。
比如小学生在学习《平均数》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给他们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教学问题,比如像动画片里提到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分水果的故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适时的放一些动画音乐,这样数学课堂在音乐的衬托下也会变得生动有趣,之后教师再结合教材具体内容给他们讲解数学知识,教给学生什么是“移多补少、 先合后分”,教给他们如何寻找求平均数的方法等,教师也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创造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知识具体化
这一时期,学生难以直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和活动来构建认知。游戏化教学正好契合这一特点,通过创设生动、直观的游戏情境,将抽象数学知识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在一年级认识数字与简单加减法,利用 “数字跳房子” 游戏。在操场上或教室空旷处,用彩色胶带或粉笔画出类似跳房子的格子,每个格子里写上 1 - 10 的数字。教师说出一个数字,比如 5,学生要跳到对应的数字格子上,并说出与该数字相关的内容,如 5 像什么(5 像秤钩),或者进行简单运算,如比 5 少 2 是几。通过这种身体参与的游戏,一年级学生能在直观体验中加深对数字的认识以及简单加减法运算的理解,符合他们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
【结束语】所以教师也要想办法改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爱好。因此要求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
【参考文献】
[1]张盈.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探讨[J].教育论坛,2019(08):240-241.
[2]李振.巧用游戏化教学提升小学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J].中国现代教育,2019(1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