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电网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和振帮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怒江供电局 云南怒江州 673199
引言
电网基建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 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和电网企业竞争力。然而 , 在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 , 传统造价管理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数据孤岛、信息割裂导致成本失控 , 粗放管理难以适应精细化要求 , 对外部市场变化响应迟缓 , 造价管理已然成为制约电网基建高质量发展的“短板”。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大潮 , 加速数字技术与造价管理的深度融合 , 建立智慧高效的新型管理模式, 成为电网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破局前行的必由之路。
1 电网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现状与核心痛点
电网基建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 传统管理模式在信息化时代遭遇诸多挑战。本文从管理现状入手 , 深度剖析制约电网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的结构性矛盾, 厘清数字化变革的驱动力量。
1.1 传统造价管理模式的结构性缺陷
电网基建工程造价管理在传统模式下存在诸多结构性缺陷 , 制约了管理效能的提升。其一 , 数据孤岛与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 [1]。由于工程建设涉及规划、设计、招标、施工、结算等多个阶段 , 参与主体众多 , 各环节数据往往割裂独立 , 缺乏有效整合与共享机制 , 导致成本核算偏差率高达12%-15% 。其二过程管控的离散性与滞后性明显。传统造价管理依赖人工经验 , 审核环节多、周期长 , 概算审查平均延长 20-30 天 , 结算误差率超 5% , 难以实现精准把控。此外 , 动态响应能力不足也是一大痛点。面对材料价格波动、政策调整等外部变量 , 信息传递不畅、决策机制僵化 , 造成响应严重延迟 , 年均造成超支约 3.8% 。传统造价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 ,已成为制约电网基建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 亟需变革创新 , 走向数字化、智能化, 方能破局赋能。
1.2 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求驱动
当前 , 电网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已迫在眉睫 , 现实需求给变革按下“加速键”。一方面 , 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工程造价提出更高要求 , 需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这对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 传统粗放式造价控制模式已难以为继。另一方面 , 市场倒逼机制使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2023 年国家电网基建投资规模超 5300 亿元 , 如何通过数智化手段实现投资价值高效转化 , 提升转化率 10% 以上 , 已成为电网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课题。与此同时 ,AI、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突破也为数字化变革提供了坚实基础。机器学习算法处理效率较人工提升 80 倍 , 知识图谱构建成本降低 60% , 为打造智慧造价管理平台奠定了技术底座。
2 数字化赋能的创新路径与实证分析
数字化转型是破解电网基建工程造价管理难题的金钥匙。本文从技术架构、管理模式两个维度 , 探索数字化赋能的创新路径 , 并结合典型应用场景, 评估实际价值, 为理论创新提供实践注脚。
2.1 技术架构创新:数据- 算法- 应用的三层融合
数字化赋能电网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在于构建数据 - 算法 - 应用三层融合的创新技术架构。首先 , 在数据层面 , 亟需解决多源异构数据治理难题。通过构建“工程本体库 + 市场行情库 + 政策法规库”的三位一体数据池 , 囊括 35kV-1000kV 全电压等级项目数据 , 并引入区块链技术对设计变更、签证审批等关键节点数据进行不可篡改存证 , 夯实数据基础。在算法层面 , 智能建模与知识图谱是实现价值转化的核心引擎。基于深度学习开发概算智能审查模块 , 识别准确率达 98.7% , 审查效率提升 70% ; 构建材料价格预测模型 , 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不超过 3.5% , 可提前 6 个月预判价格波动趋势[2]。最后, 应用层聚焦全流程闭环管理。设计“立项- 设计-招标 - 施工 - 结算”五阶段数字化管控矩阵 , 实现偏差率动态预警阈值自动调整 ; 部署移动端审批系统 , 缩短跨部门协作时间 40% 。三层架构环环相扣 , 共同织就了数字化造价管理的立体网络 , 为电网基建插上腾飞的翅膀。
2.2 管理模式重构:靶心法与动态优化
数字化时代 , 电网基建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也亟待破旧立新 , 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质量发展要求。“靶心法”管控模式应运而生 , 其核心逻辑是以“投资基准值”为圆心 , 建立 ± 5% 的合规性控制环与 ±8% 的经济性优化环 , 设置“设计限额 - 招标限价 - 结算上限”三级控制节点 , 实现全链条穿透式监管 , 将造价执行偏差牢牢控制在合理区间内。与此同时 , 动态优化机制为靶心法赋予了灵魂。通过开发“成本 - 进度 - 质量”多目标优化模型 , 运用蒙特卡洛模拟算法生成 2000+ 优化方案 , 并结合包含5000+ 典型案例的专家经验库 , 智能推荐最优决策路径 , 使造价管理能够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响应。“靶心法 + 动态优化”的创新管理组合拳 , 为电网基建工程造价管控开辟了崭新路径 , 有效提升了管理的精准度和敏捷性, 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2.3 实证分析:典型场景应用与效益评估
理论创新只有接受实践检验才能彰显价值。数字化造价管理在电网基建典型场景中的应用效果 , 用数据说话。在概算审查环节 , 某 ±800kV 特高压工程运用智能审查模块 , 审查周期从 45 天大幅压缩至 9 天 , 识别出23 处设计冗余项 , 节约投资 1.2 亿元 ,NLP 文本解析准确率达 99.2% , 规则引擎覆盖率 100% , 刷新了审查效率的新高度。材料管控方面 , 河北电力创新运用“物联网 +AI”技术 ,2023 年钢材采购成本降低 8.7% , 单项目材料库存周转率提升至3.2 次/ 年, 远超行业2.1 次的平均水平。结算审计领域,某抽水蓄能电站应用智能审计系统后, 结算争议率从 18% 骤降至 3% , 审计成本节约 60% , 建立了“工程量清单 - 合同条款 - 支付节点”自动匹配引擎 , 错误识别率达 100% 。一组组翔实的数据 ,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 , 共同佐证了数字化造价管理的显著成效 , 正在成为电网基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推动行业迈向更高远的未来。
3 结语
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 电网基建工程造价管理正迎来伟大的变革时代。从最前沿的技术架构创新 , 到最深层次的管理模式重塑 , 数字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赋能电网基建工程造价管理 ,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智慧造价管理平台建设如火如荼, 数据驱动、算法赋能的全新形态初现端倪;“靶心法 + 动态优化”催生精准管控新范式 , 让造价管理更加“聪明”。实践证明 , 数字化转型为电网基建工程造价管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 正推动行业迈向降本增效、提质增速的美好未来。电网企业应勇立潮头、主动求变,加速数字技术与管理实践的融合渗透 , 真正实现数字驱动、智慧引领 , 为“数字电网”“智慧电网”建设铺就坚实基石。
参考文献:
[1] 高祺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网基建工程造价计算方法 [J]. 大众用电 ,2024,39(07):59-60.
[2] 马悦 , 周益磊 , 吴洪彦 . 数字电网非基建项目工程造价辅助评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J]. 自动化应用 ,2024,65(02):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