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地铁环控电控柜能效管理研究
夏天
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 410000
一、引言
城市地铁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地铁系统的能耗巨大,其中环控系统能耗占比较高。环控电控柜负责环控系统中各类设备的供电与控制,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环控系统的能耗。传统的环控电控柜能效管理方式缺乏对大量运行数据的深入分析,难以实现精准的节能控制。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为地铁环控电控柜能效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环控电控柜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准确掌握其能耗特性,发现潜在的节能空间,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能效管理策略。
二、地铁环控电控柜能耗现状
2.1 环控电控柜设备组成及功能
环控电控柜主要由进线柜、软启柜、变频柜、馈线柜等部分组成。进线柜负责从 400V 开关柜接收电能,并将其分配到其他各柜;软启柜用于轨道排风机、组合式空调机以及回排风兼排烟风机的配电和控制,通过软启动器实现设备的平滑启动,降低启动电流对设备的冲击;变频柜通过变频器对其他风机和风阀进行功率调整,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运行需求;馈线柜集成了可编程控制器(PLC)、电机保护器、断路器、交流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电力测控仪表和不间断电源(UPS)等组件,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故障保护,并通过智能接口模块与其他设备通讯,实现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
2.2 能耗分布及影响因素
地铁环控电控柜所控制的设备众多,能耗分布较为复杂。其中,风机、空调机组等设备是主要的耗能设备。环控电控柜的能耗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客流量、季节变化、设备运行时间、设备老化程度等。在客流量较大的高峰时段,为满足乘客舒适度需求,环控设备需加大运行功率,导致能耗增加;夏季高温时,空调系统负荷增大,能耗也相应上升。此外设备长时间运行后,由于机械磨损、电气性能下降等原因,能耗会逐渐升高。
三、大数据分析在地铁环控电控柜能效管理中的应用
3.1 能耗数据采集与传输
利用智能传感器、智能电表等设备,对环控电控柜及所控设备的电流、电压、功率、温度等能耗相关数据进行实时采集。采集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传输至数据中心。为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采用冗余通信链路设计,并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
3.2 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可能存在噪声、缺失值、异常值等问题,需要进行预处理。通过数据清洗、去噪、填补缺失值、修正异常值等操作,提高数据质量。预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分布式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以便后续分析使用。采用大数据存储技术,如 Hadoop 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可以实现海量数据的高效存储和管理。
3.3 数据分析方法与模型建立
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数据分析方法对能耗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例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车站、不同时段的环控能耗数据进行聚类,找出具有相似能耗特性的类别;利用回归分析建立能耗与客流量、环境温度等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预测不同工况下的能耗情况。此外还可以运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算法,对环控电控柜的运行状态进行分类和预测,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
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地铁环控电控柜能效管理策略
4.1 设备运行优化控制
根据大数据分析得到的能耗模型和设备运行规律,对环控电控柜所控设备进行优化控制。在客流量较小或环境温度较低时,适当降低风机、空调机组等设备的运行功率,采用变频调速、智能启停等控制策略,减少不必要的能耗。例如通过联动温湿度传感器与客流量预测算法,动态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功率;在站厅层,根据自然光强度采用光照感应与分区控制技术,自动调节照明系统的亮度。
4.2 设备维护与更新决策
大数据分析为环控电控柜及设备的健康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持续监测设备的电流、电压、温度、振动等运行参数,利用时序数据分析与故障预测模型,可提前识别设备异常。例如当监测到风机轴承温度持续上升且振动频率异常时,系统自动预警并预测故障发生时间,运维人员可提前安排检修,避免突发故障导致的能耗增加与设备损坏。此外基于设备历史运行数据与性能衰减模型,可精准预测设备剩余使用寿命,对于能耗超出阈值 20% 以上、老化严重的设备,如服役超 10 年的低效空调压缩机,及时制定更新计划。
4.3 能源调度与管理优化
结合大数据分析结果与电网峰谷电价政策,地铁环控系统可实现能源的智能调度与优化管理。通过建立能源消耗预测模型,提前规划不同时段的能源使用策略。在夜间用电低谷时段(23:00-7:00),利用低价电能为储能设备(如锂电池储能系统)充电,储能容量可达500-1000kWh ;在早高峰(7:30-9:30)与晚高峰(17:00-19:00)期间,优先使用储能设备供电,减少电网购电需求,降低用电成本。同时通过分析不同车站、区域的能耗数据,优化能源分配方案。例如将客流量较小车站的部分冗余能源调配至高峰车站,平衡全网能耗。
五、案例分析
深圳地铁 9 号线在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前,部分车站环控系统存在能耗浪费问题。华为联合深圳地铁,基于华为云 EI 智能体技术部署智能传感器与电表,实时采集环控设备能耗数据,并进行深度分析。以深圳湾公园站为例,未优化时,夜间非运营 5 小时内,照明系统能耗达 62 度,维持通风的风机能耗95 度;工作日早高峰(7:30-9:30),空调系统实际能耗较理论值高出约 23% 。传统控制模式下,设备运行未结合实际需求,导致能耗居高不下。
基于大数据分析,该站实施针对性优化。照明系统采用智能控制,结合人员感应与自然光监测,夜间关闭非必要灯具;风机依据空气质量与客流量预测,运用变频调速降低功率;空调系统通过温湿度传感器,联动客流- 温度- 能耗预测模型,动态调节制冷量。
优化运行三个月后,节能效果显著,照明系统夜间能耗降至 38 度,降幅 38.7% ;风机能耗 62 度,节能 34.7% ;空调系统高峰时段能耗下降28% ,日均整体能耗降低约 25% 。数据表明,大数据驱动的环控电控柜能效管理策略,有效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

六、结论
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地铁环控电控柜能效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对环控电控柜能耗数据的全面采集、深入分析,能够准确掌握其能耗规律,发现节能潜力点。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制定的设备运行优化控制、设备维护与更新决策、能源调度与管理优化等能效管理策略,能够有效降低地铁环控系统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地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未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地铁环控电控柜能效管理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进一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 敏 . 地 铁 车 站 环 控 电 控 柜 的 施 工 方 案 分 析 [J]. 电 子 技术 ,2024,53(02):302-303.
[2] 黄 斌 杰 . 浅 谈 环 控 电 控 柜 在 地 铁 中 的 应 用 及 维 护 [J]. 居舍 ,2021,(25):157-159.
[3] 熊媛 . 浅谈触摸屏在地铁环控电控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J]. 河北农机 ,2018,(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