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幼儿园片区联盟教研实施策略

作者

陈秀

简阳市简城第一幼儿园

农村幼儿园片区联盟教研通过建立互动网络、构建片区层级带动网络、组建机构和制度保障等策略,促进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本片农村幼儿园联盟教研通过构建以中心园为核心园,新建园为一级联盟园,民办园为一级联盟园的“同心园”发展互动网络点,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实现分层管理和指导。

一、农村幼儿园片区联盟教研实施模式

构建以“民办园(任务驱动)→薄弱公办园(目标驱动) $$ 成熟公办园(需求驱动)”阶梯运行模式。

建立以成熟公办园示范引领、薄弱公办园协同发展、辐射引领民办园的阶梯式教研模式。片区内园所以区域联盟教研为核心点,三个阶梯式园所相互联动,集合教师力量、联通经验成果、共享教研资源,形成多元、丰富的片区教研联盟资源,促进片区内所有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提升。

二、片区联盟教研促进农村幼儿园教研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1)从碎片化教研转变到系统化教研

各园所教师从初期在教学研究中关注孤立的、零散的教学问题或技巧,从而导致研究内容片面,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难以形成对教学实践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改进。通过片区教研联盟,园所间协同发展,各园所将碎片化教研转变到片区教研联盟的系统化教研,教研活动建立在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框架之内,强调各园所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从而更全面地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了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从个别教研到联合教研

从个别教研到联合教研的转变,意味着从教师个人、园所个体单独进行教学研究与改进的方式,转向两个、多个园所或整个片区联盟共同参与的教研活动。这种转变带来许多好处,包括资源共享、经验交流、互相学习和支持,以及促进更广泛的教育创新和改进。

① 建立教研团队。片区教研联盟教研团队的建立,让教师形成了专业学习社区或教研小组。

② 明确共同目标。园所间明确了共同目标,确保所有参与者都对教研的目的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以便集中精力解决共同关注的问题。

③ 规划联合活动。片区教育联盟通过定期组织教研会议、工作坊和研讨会,让教师有机会集合起来交流想法和策略。

④ 分配角色和任务。让每位参与者在教研团队中明确角色和责任,确保每位成员都能为共同的目标作出贡献。

(3)从低效教研到高效教研。园所间从各自为政、教研目标模糊,缺乏针对性的低效教研到设定清晰、具体、方向性目标的高效教研的转变是一个涉及多方面优化与提升的过程。

① 优化教研流程。片区教研联盟通过梳理教研流程,去除不必要的环节,合并重复的工作,显著提高教研效率。同时,引入标准化的教研流程,确保每次教研活动都能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进一步提升效率。

②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教师是教研工作的主体,他们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教研的效果。在片区教研联盟统筹下,通过定期的培训、交流和分享,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技能,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教研工作中。

③ 强化团队协作。在各自为政的教研氛围,团队间缺乏协作,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而片区联盟教研注重团队协作,通过建立多层次、跨园所的教研团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面对教研挑战,提升教研质量。园所间显著提升了教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三、农村幼儿园片区联盟教研五步实施步骤——“思、定、建、探、享”

(1)共思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调研报告,围绕某一话题,分析园所的优劣势及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讨,提出自己的问题,找到共同存在的问题。例:片区内幼儿园围绕区角活动的开展,结合幼儿园实际困难,以案例形式梳理、提出区角问题最多,频次最高,需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共定目标

通过共思问题,片区内园所根据园所实际需求,制定不同目标和教研重难点。分层分类地制定目标,达成共同的愿景。

(3)共建资源

通过共定目标,各园所围绕制定的目标,借助网络、书籍等手段确定学习内容,梳理出《区角操作指南》,形成工具,供园所实施。理论共研共享,打下基础,激发热情。

(4)共探过程

各园所根据园所需要,制定好本园所的教研目标和重点,以点带面,分层分类,阶梯运行,从无到有,抱团运行。

(5)共享成果

搭建农村幼儿园片区联盟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园所教研的组织,辐射园所,助推园所教研发展。梳理出《区角操作指南》形成工具,供园所实施;读书分享、教研方案、案例故事、各种表格供园所使用。

4. 形成农村幼儿园片区联盟教研组织方式

(1)成熟公办园“以点带面式”教研活动——确定某主题研究计划后,由最为成熟的核心园围绕这一主题全片区开展,片区内所有联盟园受邀参加。每次大主题下的小主题活动由核心园确定,开展引领式教研、沙龙式教研、学习式教研和体验式教研等,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积极性,增强幼儿园之间的互通,拓展思路,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

(2)薄弱公办园“平行运行式”教研活动——确定某主题研究计划后,片区内各个园所均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研,并交叉分享对比,从而发现不同园所的优劣势,优势互补。

(3)不同教研水平的“阶梯运行式”教研活动——确定某主题研究计划后,根据各幼儿园教研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目标和教研重点,分层分类分阶段实施,从而达到各园所在原有的基础上稳步提升。

(4)目标相同的园所的“抱团运行式”教研活动——确定某大主题研究计划后,各幼儿园根据自己园所需求组建教研共同体。如:“帮扶结对”“手拉手结对”“同方向结对”等。

整个片区形成“浸润式”教研活动——营造积极浓厚的片区教研氛围,将教研思维浸润在各个教育生活中,打造教研场所,呈现浓厚的教研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