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到赋能,校长推动幸福教育的实践转向
张丽敏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造化中心校 辽宁沈阳110148
摘要: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校长作为学校这艘巨轮的领航者,其角色正在悄然发生转变,逐渐从传统的管理者转变为赋能者。这一角色的转变在推动幸福教育的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也预示着教育领域的新变革正在到来。幸福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其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幸福感,因此,校长在推动这一教育理念的实践过程中,需要采取新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管理到赋能;幸福教育;实践策略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航者,其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寻找最适合自己学校的幸福教育模式。校长应该注重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为其制定出更加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育方案。同时,校长还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摒弃以往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推动学校教育的持续发展。
一、背景与理念的革新
随着教育领域的持续进步与现代教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显现出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及情感体验关注不足的弊端。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下,学生的独特性往往被忽视,他们的情感需求也未能得到充分满足。 因此,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校长作为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核心人物,正面临着从传统的“管理为主导”角色向“赋能为核心”角色的深刻转变。他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个性化需求以及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幸福教育的深入实践。幸福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这一理念强调,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理以及社交等多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营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鼓励探索与创新的教育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勇敢地尝试新事物,从而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自己的潜能,提升自我认知,实现全面成长。
二、从管理到赋能,校长推动幸福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转变管理观念
校长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从过去那种“控制”为主的管理模式,逐步向“引导”与激励的管理模式过渡。校长应该放下权威的架子,摒弃高高在上的姿态,主动与师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用心去倾听每一位师生的声音,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期望。这不仅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师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校长可以通过组织定期的师生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设立意见箱等多种方式,积极收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这些举措不仅能够让校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学校教育的现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还能让师生感受到被重视和尊重,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在这个过程中,校长可以通过组织定期的师生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设立意见箱等多种方式,积极收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这些举措不仅能够让校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学校教育的现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还能让师生感受到被重视和尊重,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二)构建开放校园
校长在推动幸福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把关注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更要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为师生创造一个自由、安全、积极向上的学习与成长环境。他们应该鼓励师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不畏惧失败,允许在探索的过程中犯错与失败,因为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师生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在尝试中不断成长,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校长还应高度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与辅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以应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校长和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坚强后盾,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与关怀。通过构建一个和谐、包容的校园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师生的潜能,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追求幸福。
(三)发挥榜样作用
校长作为推动幸福教育的践行者,其角色不仅仅是一个行政领导者,更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榜样。他们应当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师生,成为校园内积极向上的引领者。在日常工作中,校长要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传播正能量,面对困难时能够坚韧不拔,面对挑战时要积极乐观应对,这样的态度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让他们也学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同时,校长还应通过自身行为示范,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倡导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校园风尚。除了发挥榜样作用,校长还应关注自身的专业成长。其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与管理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通过参加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校长能够不断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为师生树立更高的教育标杆。在引领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校长要始终保持前瞻性的思维,不断创新,推动学校奏响更加美好的未来。他们需要积极寻找教育改革的基于,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道路,为师生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
(四)加强家校合作
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向现代的赋能理念,校长在推动幸福教育的实践策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校长应积极主动地推动家校合作,与家长携手并肩,共同为学生的未来铺路。在这一过程中,校长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支持。其中,定期的家长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校长可以深入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可以向家长详细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从而建立起家校之间的信任和共识。此外,家校沟通平台也是加强家校合作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一平台,家长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校长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向家长传递学校的最新动态和教育理念,进一步加深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和认同。
结语
综上所述,从管理到赋能,校长在推动幸福教育的实践转向中无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学校的领航者,更是幸福教育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为了实现这一转变,校长首先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幸福感的培养。同时,校长还需要构建开放校园、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通过这些措施校长才能够激发师生的内在动力,共同创造幸福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世文.“闲校长”王凤军的幸福教育行[N].中国教师报,2025-03-26(005).
[2]桂宗连.做幸福教育的“引路人”[J].教育家,2025,(09):39.
[3]郭璨.从规制到赋能:面向泛在学习时代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重构[J].现代教育管理,2022,(01):101-108.DOI:10.16697/j.1674-5485.202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