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建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中的引领作用
何冉
中国广电山东网络有限公司 250014
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是确保改革取得切实成效的关键所在。这一过程中,需从理论逻辑、实践路径、制度保障等多维度出发,将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国企改革各环节,以党建优势破解改革难题,以组织力量推动改革落地。
一、党建引领国企改革的理论逻辑与时代价值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改革方向必须始终与党的领导紧密结合。从理论层面看,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 “根” 和 “魂”,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这一部署为国企改革三年提升行动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建引领能够从政治方向、思想共识、组织动员三个层面为改革提供保障:政治方向上,确保国企改革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服务国家战略;思想共识上,凝聚全员改革共识,化解改革中的思想阻力;组织动员上,通过严密的党组织体系将改革任务转化为具体行动。从时代价值看,当前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利益格局调整、体制机制创新等复杂挑战,唯有以党建引领聚合改革合力,才能突破 “深水区” 瓶颈,实现改革目标。
二、党建引领国企改革的实践路径—从政治优势到发展优势的转化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准改革方向
党组织需在国企改革中发挥 “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的领导作用。一方面,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穿改革全过程,建立改革议题前置研究机制,对改革方案、重大决策等进行政治把关,确保改革不偏离正确方向。例如,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通过党组织审议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同时把握好引入社会资本的政治原则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建立改革政治责任机制,将改革任务纳入党组织议事日程,明确党委(党组)书记为改革第一责任人,通过党建责任制考核倒逼改革任务落实。某省国资委在推动省属国企改革中,要求企业党委每季度专题研究改革进展,将改革成效纳入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形成 “党委牵头、班子负责、全员参与” 的改革推进体系。
(二)完善组织建设,夯实改革基础
健全的组织体系是党建引领改革的基础支撑。首先,优化党组织设置,确保改革过程中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对于改革中重组、合并的企业,同步调整党组织设置,做到 “企业改革推进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到哪里”。其次,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将改革重点任务分解到支部,发挥党支部在改革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可开展 “改革先锋党支部” 创建活动,推动支部围绕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开展课题攻关。某能源集团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成立 12 个 “改革攻坚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带头攻克技术难关、化解职工安置矛盾,确保改革平稳推进。最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在改革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立 “党员先锋岗”“改革突击队” 等形式,引导党员在改革中冲锋在前,带动职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三)创新制度机制,释放改革活力
将党建要求嵌入公司治理制度,是党建引领改革的制度保障。一是完善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领导体制,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修订公司章程,规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必须经党组织研究讨论后再提交董事会决策。二是构建党建与改革融合的制度体系,制定《党建引领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建立改革任务清单与党建责任清单 “双清单” 对接机制,将改革重点任务与党建工作目标同步部署、同步考核。三是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推行 “党建 + 改革” 项目化管理,将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列为党建项目,由党组织牵头推进。某装备制造企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党建项目,党委成员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整合党员技术骨干力量,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生产效率提升 30% ,体现了党建机制对改革的推动作用。
(四)深化思想引领,凝聚改革共识
改革离不开思想上的统一与共识的形成。党组织需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化解改革中的思想顾虑,激发改革动力。一方面,加强改革政策宣传解读,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专题党课、职工座谈会等形式,向职工讲清楚改革的目的、意义和路径,消除职工对改革的担忧。另一方面,关注职工利益诉求,在改革方案制定中充分听取职工意见,通过职代会等渠道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让职工成为改革的受益者和参与者。此外,培育改革创新文化,通过选树改革先进典型、开展改革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某钢铁企业在推进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时,通过 “改革大家谈” 系列活动收集职工建议 200 余条,同时宣传改革中涌现的先进党员事迹,有效凝聚了全员改革共识。
(五)强化监督保障,防范改革风险
改革过程中需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作用,确保改革规范有序推进。一是加强廉洁风险防控,针对改革中的资产处置、产权交易、选人用人等关键环节,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防止利益输送和腐败问题发生。二是完善改革督查机制,由党组织牵头成立改革督查组,定期对改革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对进度滞后的项目进行预警和督办。三是建立改革容错纠错机制,区分改革中的无意过失与违纪违法,为担当者担当、为改革者撑腰,营造鼓励改革、宽容失败的环境。某金融企业在改革中建立 “三区分” 容错标准(区分故意与过失、工作失误与违纪违法、无意过失与谋取私利),消除了干部职工推进改革的后顾之忧。
三、党建引领国企改革的成效与经验启示
从实践来看,党建引领在国企改革三年提升行动中已取得显著成效。一方面,推动了国企治理能力提升,通过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形成了党组织领导、董事会决策、经理层执行、监事会监督的高效治理体系,决策效率和科学性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促进了国企高质量发展,党建引领下的改革推动国企在科技创新、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等方面取得突破,不少企业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此外,党建引领还有效保障了改革的平稳性,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利益协调,妥善解决了改革中的职工安置、矛盾化解等问题,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稳定。
总结经验,党建引领国企改革需把握好三个结合: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结合,既确保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既从战略层面谋划改革方向,又鼓励基层探索实践,形成上下联动的改革格局;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既聚焦改革中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又围绕改革目标系统推进,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四、结语
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三年提升行动中,党建引领是确保改革方向正确、成效显著的核心保障。唯有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改革动力和发展活力,才能推动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未来,需进一步深化对党建引领国企改革规律的认识,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使党建引领在国企改革发展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