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引领下区域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索
宁福祥 张旭
烟台市蓬莱区小门家中学,山东烟台,265600 烟台市蓬莱区教育和体育局,山东烟台,265600
摘要: 本论文以烟台市蓬莱区初中英语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教育 家精神在区域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剖析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内涵,结 合蓬莱区教育实践,揭示其在教师职业信念塑造、教学能力提升、教研创新发展 等方面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教育家精神通过系统培训、师徒结对、项目实践 等多元化路径,有效促进区域英语教师从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同时,基于典型 教学案例的深度分析,展现教育家精神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具体实践策略,为新时 代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教师专业成长;初中英语;区域教育;教师发展
一、引言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区域教育核心竞争力 的关键要素。教育家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精神灯塔,蕴含着对教育本质的深刻 理解与价值追求。烟台市蓬莱区依托自身海洋文化底蕴与教育资源优势,在初中 英语教师队伍建设中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本文通过梳理蓬莱区实践经验,剖析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 逻辑与实践策略,以期为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范例。
二、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内涵与引领价值
(一)教育情怀:教师专业成长的情感基石
教育家精神首先体现为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怀。正如于漪老师所言:"教育 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1] 。这种情怀表现为对学生的无私关爱、 对教育理想的执着坚守。在蓬莱区,英语教师王老师在接手基础薄弱班级时,通 过建立"英语成长档案",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点滴,并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开设 "英语角" ,以趣味故事、英文歌曲等形式激发学习兴趣。三年间,该班级英语平 均分从及格线提升至优秀水平,王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情怀对教师专业成 长的驱动作用。
(二)专业追求:教师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教育家精神包含对专业精进的不懈追求。李吉林老师创立的情境教学法,正 是源于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深刻洞察与持续探索[2] 。在蓬莱区英语教师培养中, 这种专业追求体现为教师主动参与教学研究与创新实践。英语教研组长刘老师带 领团队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题研究,通过分析近五年 中考英语阅读题型变化,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开发出"情境导入-问题链驱动-迁移 创新"的教学模式,相关成果在区域内推广并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三)创新意识:教师突破发展的关键要素
教育家精神倡导突破传统教育范式的创新意识。顾泠沅提出的"教师行动教 育"模式,强调通过教学实践与理论反思的循环往复实现专业提升[3] 。蓬莱区英 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入跨学科融合理念,如将蓬莱海洋文化融入英语课堂。 张老师设计的"用英语讲述蓬莱故事"主题项目,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蓬莱八仙传 说、葡萄酒文化等,既提升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又培养了文化自信,该案例入
选全国外语特色教学优秀案例。
三、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蓬莱区英语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一)构建"三维一体"培训体系,夯实专业根基
蓬莱区构建了"理论研修-实践指导-反思提升"三维培训体系。在理论研修层 面,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王蔷教授等专家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英语教学设计"专题 讲座,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实践指导环节,组织教师到上海、杭州等教育先 进地区跟岗学习,实地观摩优质课堂;反思提升阶段,要求教师撰写教学日志, 定期开展教学案例研讨。青年教师李老师通过参与该培训体系,在入职三年内实 现从"新手教师"到"教学能手"的转变,其执教的《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获市级优质课一等奖。
(二)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促进经验传承
为加速青年教师成长,蓬莱区推行"青蓝工程",为每位新入职英语教师配备 双导师——一名教学导师和一名德育导师。教学导师张老师与青年教师陈老师结 成师徒后,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开展教学研讨。两人围绕《How do you get to school?》这一课题,分别进行教学设计并互相听课评课。张老师结合自身 30 年 教学经验,指导陈老师优化课堂提问策略和活动设计,陈老师则将新媒体技术融 入教学,制作交互式课件。这种双向学习机制既传承了教学经验,又激发了创新 活力。
(三)开展校本教研项目,提升研究能力
蓬莱区以校本教研项目为抓手,推动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型。某中 学英语教研组申报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研究"项目,通过分析教材 内容逻辑关系,重新整合教学资源。项目组教师将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关于"日常 活动"的三个单元进行整体设计,开发出"时间管理小达人"主题单元,设计了包 含英语日记撰写、时间规划海报制作、情景剧表演等系列活动。该项目不仅提升 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还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实践成效与反思
(一)专业成长成效显著
通过五年实践,蓬莱区初中英语教师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区级以上骨干教师 占比从 18%提升至 35% ,教师在省级以上教学竞赛获奖数量增长 200% ,累计开 发校本课程 12 门,形成特色教学案例集 5 部。教师的专业自信显著增强,在" 烟台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满意度调查"中,蓬莱区教师对职业发展的满意度 达 92.3%。
(二)现存问题与改进方向
实践中也暴露出部分问题:城乡教师发展不均衡,农村教师参与高端培训机 会较少;项目研究存在重成果申报、轻过程实施的倾向;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持 续性有待加强。针对这些问题,蓬莱区计划建立城乡教师发展共同体,开展"送 培下乡"活动;完善校本教研过程性评价机制;设立教师创新发展专项基金,支 持教师开展长期教学研究。
五、结论
教育家精神为区域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价值引领与实践方向。烟台 市蓬莱区的实践表明,通过构建系统化培养体系、创新教师发展机制、深化教学 研究实践,能够有效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在教育变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 持续发挥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作用,是推动区域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未来,应进一步探索教育家精神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路径,为培养新时代
卓越教师队伍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参考文献
[1]于漪.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吉林.李吉林文集(第 1 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顾泠沅.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教育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3(06):5-10.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2023年度一般课题“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县域教师培训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23YB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也属于课题: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县域“幸福教师 ”建设工程实践策略研究的研究物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