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言创业:基于大学生创业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
徐美佳 谢危
滁州学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引言
据相关部门的数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大学生创业平均成功率占3% ,创业成功率较低,且明显处于弱势。(许彤彤 , 殷凤春,2023)企业组织无时无刻不在广泛地产生各种类型的话语,涵盖企业信息、规章制度等书面文件,各种口语话语 , 以及如符号、图像等表达素材等(吕源、彭长桂,2012)。批评隐喻视角下的隐喻是有意识的话语选择,是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纪玉华,陈燕,2007)。本文基于Charteris-Black 理论,对比两类企业简介的隐喻使用与身份建构差异,为创业商务语言管理提供启示。
一、理论框架
批 评 隐 喻 分 析 是 Charteris-Black(2004) 在 其 著 作 Corpus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中 提 出 的 批 评 话 语 分析的一种新方法,它综合了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来分析隐喻认知特征,揭示话语群体的态度(纪玉华、陈燕,2007)。 在 Fairclough(1989) 等 基 础 上,Charteris-Black(2004)提出了批评隐喻分析的三个步骤,分别是:隐喻识别(metaphoridentification)、 隐 喻 理 解(metaphor interpretation) 和 隐 喻 阐释(metaphor explanation)。
在研究对象上,国内外学者开展的批评隐喻分析多集中于政治语篇、媒体话语、科技语篇等,也有不少学者对某一类特定的经济行为和现象进行批评隐喻探究。然而,迄今为止,创业大学生作为经济和商务活动的一类特殊群体,以大学生为经营主体的公司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研究鲜有涉及。鉴于此,本研究拟从批评隐喻视角出发,探究大学生创业者话语中隐喻资源运用情况。
二、语料收集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自建大学生创业公司简介语料库和社会企业公司简介语料库,自建两类语料库:大学生创业语料库收录省 25 所高校孵化企业简介 32 篇(50502 词);社会企业语料库收录省内 32 家企业官网简介(50464 词),确保样本规模、文本长度与内容复杂性均衡。
本研究采用了语料库软件识别和人工识别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隐喻的识别工作,其中人工识别的方式遵循了 Steen et al.(2010)的MIPVU隐喻识别程序。在隐喻理解阶段,识别概念隐喻并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类,确定隐喻关键词。根据 Charteris-Black(2004)提出的“源域共鸣值(Resonance) =Σ type(隐喻关键词总数)
token(隐喻出现总次数)”方法,计算各类概念隐喻的出现频次。
进入隐喻阐释阶段,选取高频隐喻,结合语境、认知与社会因素解构深层含义,揭示话语策略差异与意识形态。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隐喻类型及分布
通过对词义的甄别、分析和整理发现,大学生创业公司简介语料库和社会企业公司简介语料库中分别使用了 256 和 522 个概念隐喻,详见表1 和表2。
表1 大学生创业公司简介语料库中的概念隐喻类型及分布情况

表2 社会企业公司简介语料库中的概念隐喻类型及分布情况

(二)高频隐喻类型分析
旅程隐喻均以企业发展为 “旅程”,大学生创业多用 “探索”“启航”“出发点”,凸显初创期的未知性与冒险精神;社会企业常用 “里程碑”“征程”,体现成熟稳健的发展阶段与使命感。
建筑隐喻以 “筑造” 喻企业发展,大学生创业用 “建设”“蓝图”强调未来规划,意在吸引投资;社会企业以 “支柱”“堡垒”“地标”突出稳固基础与社会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人类隐喻中,大学生创业用 “成长”“蜕变”“步伐” 喻企业从初创到成熟的轨迹,彰显潜力与乐观预期;社会企业以 “心脏”“骨干”“携手” 强调社会核心作用、责任及与利益相关者的共生关系。
(三)特有隐喻类型分析
在特有隐喻方面,游戏隐喻在大学生创业企业简介中较为常见。“通关”“打怪”“关卡” 等词汇受互联网文化影响,将创业挑战转化为游戏任务,凸显动态性与灵活应变的创业精神,增强叙事趣味性。
航海隐喻在社会企业简介中较为常见。“灯塔”“掌舵” 等航海隐喻彰显方向引领与责任感;“生态”“共生” 等生态隐喻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塑造有远见的企业形象。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隐喻侧重动态性与探索性,易忽视系统规划;社会企业隐喻强调稳定性与社会责任,凸显社会角色。
结语
隐喻作为一种有效的话语策略,反映了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和战略选择。本研究基于 Charteris-Black 的批评隐喻分析理论,对省大学生创业公司简介和社会企业公司简介的隐喻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为创业商务语言管理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1] Charteris-Black, J. 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Analysis [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2004.
[2] 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M]. England: PearsonEducation Limited, 1989.
[3] Steen J G,Dorst G A,Herrmann B J, et al. A Method for LinguisticMetaphor Identification:From MIP to MIPVU[M].John BenjaminsPublishing Company:2010-06-23.
[4]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5] 许彤彤 , 殷凤春 . 大学生创业意愿研究热点及展望 [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43(02):116-124.
[6] 吕源 , 彭长桂 . 话语分析 : 开拓管理研究新视野 [J]. 管理世界 ,2012,(10): 157-171.
[7] 纪玉华 , 陈燕 . 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批评隐喻分析 [J]. 厦门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42-48.
作者简介:徐美佳(2004-),女,本科在读;谢危,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语料库语言学( )
基金项目:本文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言创业——基于大学生创业话语的批评隐喻研究”成果(S20231037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