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首课思政负责制”学生成长的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践效果
张海荣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泗店镇中心小学 271402
引言
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明确党的教育方针,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推进中,把相关德育教育和思政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使命,在实践中充分落实思政负责制,从而确保思政教育可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充分融会贯通,体现其引领作用。同时,也要在学生成长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策略方面不断优化,科学评价相对应的指标和现状,深入研究各项内容,使各类知识实现融会贯通,在此之中体现出评价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效果。
1 首课思政负责制学生成长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1.1 明确评价目标和基本原则
要想确保学生的成长发展取得更切实有效成效,需要在首课思政负责制的构建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相应的评价目标和原则,充分体现出目标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准确性,更有效体现出学生在首课思政负责制执行国家的思想认知及其行为实践和品德修养等内容。在促进学生成长进步的前提下,使得思政教育教学能够取得良好成效。同时,在评价原则方面也要进行有效优化,要充分落实科学合理原则,使相关评价指标和方法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另外,要落实全面性原则,对于思政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充分放开和有效整合。在过程性原则方面也要有效加强,体现出学生成长的动态过程。在发展性原则方面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体现出根本宗旨。
1.2 充分明确多元评价主体
在首课思政负责制的学生成长评价体系的构建环节,需要充分确保教师、学生、家长能够形成三位一体的格局,在多元评价主体方面充分明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意义上发挥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从专业层面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分析。同时,学生也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互相学习、合作反思,为其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提供有力支持。家长层面要从家庭和社会生活的角度,对学生思政行为的实际表现进行反馈和充分互动,使评价更客观精准,从而体现出多元评价主体的整合作用。
1.3 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
在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在评价指标方面充分明确。要强化思想认知、维度设置,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对国家政策和实施热点的认知,同时也要明确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等相关内容。在课堂提问以及主题讨论等方面有效推进,从而体现出良好的评价性能。同时,也要在品德修养维度进行有效评价,其中涉及诚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相关指标。对学生在课堂活动、小组合作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进行有效观察和深入分析。同时也要评价学生的行为实践,要把参与志愿服务、践行环保行动、遵守校规校纪等作为评价指标,并且融入成长记录袋等项目内容,对于实践活动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和综合评定。
1.4 创新评价方法
在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在评价方法方面改革和创新。一是要充分做好课堂观察法的有效应用,设计专业细致的课堂观察量表,从学生在首课思政环节的讨论积极性以及发言次数等方面进行有效整合,并且进一步分析其反应质量。在观点的准确性以及创新性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同时也要评价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对其情感共鸣进行量化记录和有效分析。二是确保学生自评能够有效融合,要定期组织和引导学生填写相应的自评表和互评表,对于学生自身及其同学在思政学习中的收获以及行为改变进行有效评价和分析,进一步促进学生实现自我反思和互相学习。三是有效应用成长记录袋法,对学生在授课思政学习中的具体作业、反思报告、活动照片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整体利用,动态呈现学生的具体学习和成长过程。四是思政展示舞台法。要构建每周思政展示舞台,有效通过角色扮演、辩论、讨论分析、情景模拟等相关形式,让学生可以进一步展示自身的一周思政学习成果,并且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前提下体现出思政展示效果。
2 首课思政负责制学生成长评价体系的实践效果
2.1 学生层面
通过各类数据调研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思想认知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高的知晓率。实验前知晓率为 75% ,实验后提升至 92% ,在平台修养方面有显著改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展现出良好的互助意识,并且在冲突解决能力方面有显著提升。在实践行为方面,学生能更积极有效地参与校园节能环保等各项活动,参与比例提高至 30% 。学生在自评、互评以及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方面都能得到有效优化和切实锻炼,从而从根本上有效提升学习积极性。
2.2 教师层面
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评价模式,深入理解学生的思政成长需求,并不断调整和优化相关策略,促进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优化。例如结合课堂观察反馈,设计与学生生活更紧密相关的思政案例,进一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3 学校层面
家长参与评价和家校协调沟通更为完善,渠道也更加顺畅。家长对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有更大的认可度,并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家长积极反馈学生在家庭中的文明行为,使学生的责任感得到有效增强。在加强协调沟通、充分实现合力作用的前提下,学生成长评价体系的实践能够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为首课思政负责制的切实落实提供必要保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首课思政负责制的制定和构建发展过程中,需要匹配与之相对应的学生成长评价体系。在相关指标的构建以及多元化设计方面要不断加强,在整体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得到正确引导,促进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实现成长和进步。从而为成长评价体系的根本价值体现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推动提供必要支持。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德育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增强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刘纯飞.新时代学校思政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研究,2023(05):45- 50.
[2]张思恒.多元化评价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4(03):78- 83.
本文系 2025 年宁阳县教育科学研究“首课思政负责制”专项课题《“首课思政负责制”学生成长评价研究 》(课题编号:NJXZX2501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