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谢小姗
重庆市黔江区武陵小学校 409000
一、引言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对学生的思维发展、逻辑能力培养以及未来学习具有深远影响。西南大学出版社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内容编排、知识呈现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还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实践的理论支持,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1 教学方法传统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部分教师依旧依赖传统的讲授法,以教师为中心,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例如,在讲解西南大学出版社教材中 “图形的认识” 章节时,教师往往只是通过黑板绘图或教材插图,直接告诉学生各种图形的特征,学生被动接受,缺乏自主观察、探索和思考的过程,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2.2 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使得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和困难。加之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教学内容和方式缺乏趣味性。以教材中的 “四则运算” 为例,单纯的数字计算和公式讲解,让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甚至逐渐失去兴趣,课堂参与度低下。
2.3 评价体系单一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发展。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容易导致学生只注重分数,而忽视了自身数学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评价学生对教材中 “应用题” 的学习时,仅依据学生解答的正确性来评分,而不关注学生解题思路的创新性和多样性。
三、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3.1 丰富教学方法
3.1.1 情境教学法
结合西南大学出版社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讲解 “元角分的认识” 时,教师可以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通过实际的商品买卖,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元角分的换算和使用,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1.2 探究式教学法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教授 “三角形内角和” 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测量不同类型三角形的内角,然后自主探究内角和的规律。学生在动手操作和思考的过程中,不仅能深入理解知识,还能锻炼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1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的图像、声音、动画等功能,将教材中的抽象内容直观化、形象化。在讲解 “图形的运动” 时,通过播放动画演示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过程,让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图形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3.2.2 开展数学游戏活动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数学游戏,如在学习 “乘法口诀” 时,组织学生进行 “乘法口诀接龙” 游戏。学生在游戏中不仅能快速记忆乘法口诀,还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3.3 完善评价体系
3.3.1 多元化评价内容
除了考试成绩,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能力等纳入评价范围。在评价学生对 “统计与概率” 章节的学习时,不仅关注学生对统计图表制作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还要评价学生在收集数据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3.2 多样化评价方式
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在完成一个数学项目后,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项目中的表现和收获,然后小组内进行互评,互相学习和借鉴,最后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
4.1 从生活实例引入
利用西南大学出版社教材中丰富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在讲解 “位置与方向” 时,让学生观察校园内各个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用所学知识描述从教室到操场的行走路线,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提高数学思维的敏锐性。
4.2 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质疑。当教师讲解教材中 “小数的性质” 时,学生可能会对 “为什么在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 0,小数大小不变” 提出疑问。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推理等方式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4.3 加强思维训练
设计针对性的思维训练题目,如数学谜题、逻辑推理题等,定期开展思维训练活动。在学习 “数学广角” 内容后,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思维拓展练习,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分析推理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五、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以西南大学出版社教材为基础,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完善评价体系以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努力,能够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推动小学数学教育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文霞 .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探究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探 索 [J]. 中 国 教 育 技 术 装 备 , 2011(25):2.DOI:10.3969/j.issn.1671-489X.2011.25.033.
[2] 刘宗顺 . 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讨 [J]. 考试周刊 ,2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