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素养导向的PBL 结合自然拼读法与音标在中职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吴腾飞
嘉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72400
一、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困境分析
本教学模式所面向的学生群体是 24 级高一中专学生,他们的英语学习困难具有鲜明的共性特征。
1. 基础薄弱:许多学生受限于当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水平和教学条件,在英语启蒙时期未能接受系统、标准的语音训练,从源头上未能建立起正确的音形对应概念。造成了学生词汇量小,见到生词不会读,只能依靠死记硬背字母顺序或中文谐音(如“三克油”“thank you”)来记忆,效率低容易出错。
2. 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是在学习孕育这门语言的土壤,即文化。不了解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往往会导致学习者学习上的障碍。同时,在他们心里坚信“自己是中国人,不学外国人的语言”的心理,渐渐地从“学不会”演变为“不想学”、“拒绝学”。
针对这一群体,教学的首要目的是重拾信心、激发兴趣,而突破口就在于解决词汇拼读与记忆问题。单一的自然拼读或音标教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探索一条融合之路。
二、PBL 教学模式
PBL 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于 1969 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该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围绕真实世界的非结构化问题展开,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及团队协作能力,教师角色转为指导者,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从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它与传统教学方式有很大不同,前者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不以老师讲授为主。同时,它是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老师先引导教材,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的前提下,做案例分析。
三、自然拼读法与音标的优势与局限性
1. 自然拼读法的利与弊:
自然拼读法是基于字母与语音对应关系的英语教学方式,通过字母及组合的发音规则,帮助学习者掌握词汇拼读。
优势:具有直观形象的特性。它建立字母或字母组合与发音之间的对应关系(如“c-a-t”拼读为 /kæt/),遵循“看词读音,听音拼写”的原则,能快速解决大部分英语简单单词的拼读问题,特别是符合发音规则的常用词。
局限性:英语中存在大量的不规则发音(如“have”, “love”,“island”),以及大量外来词。自然拼读法不能标注和区分细小的发音差异。
2. 音标教学的利与弊:
优势:具备精准、系统的特点。音标是一套独立于单词拼写的语音标注系统,是解决不规则发音和矫正发音的“权威老师”。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单词读音的工具,学习能力更强。
局限性:抽象枯燥,增加记忆负担。学生需要先记忆一套全新的符号系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二者是互补关系。自然拼读法是“拐杖”,能帮助学生走上快车道;国际音标是“导航”,能确保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不迷路、不走偏。如果能将二者结合,定能扬长避短,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四、利用PBL 教学模式,自然拼读法与音标结合的教学实践
目前,学校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1 基础模块》,在实践中,我摒弃了先教音标再教单词的传统模式,采用了“渗透式”、“需求驱动式”的融合策略。
第一阶段:以自然拼读法导入,建立音形意识
先从学生最熟悉的单词入手(如 cat,dog,pen,red),通过 games、songs、chant 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辅音字母的发音(如 /b/, /d/,/p/)和短元音字母的发音(如 $/ \mathbf { \mathscr { x } } / \mathbf { \mathscr { s } } / \mathbf { \mathscr { I } } / \textbf { \mathscr { I } } /$ )。采用“单词家族”归类法(如 -at 家族:cat,bat,hat,rat),让学生在大量已知例词中自己发现和总结发音规律。
然后再引入教材中的目标单词,如 cook,family,gift,jog 等符合规律的单词,利用规律快速掌握其发音与拼写。
此阶段的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到单词可以拼出来的乐趣,快速积累一批符合规则的词汇。
第二阶段:引入音标,破解难题
当学生依赖自然拼读法遇到“ 不规则” 单词时(如遇到“have”,按规则应读作 ,但实际读作 /hxv/ ),正是引入音标的最佳时机。 此时出示音标/hæv/,学生会恍然大悟。
音标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解决不符合自然拼读发音规律的单词,而不是额外的学习负担。
第三阶段:双轨并行,相互印证,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后续教学中,坚持“两条腿走路”。学习新单词,同时呈现其字母拼写和音标注音。引导学生观察字母组合与音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字母组合“oo”可能发 (food)或 /σ/ (foot),并总结规律。通过这些让学生意识到,音标是对自然拼读规则的细化和精确化。例如,学生先学了“sh”发 ,之后在音标中再次确认 这个音,记忆便得到了双重强化。
第四阶段:PBL 融入单词学习
笔者通过学生已知单词发音,在进行三个阶段的引导后,通过找出学生在学习单词中的问题,以小组为中心,利用规则制定分解单词字母与音标之间的关系,交由学生们自主探讨,进行分享交流。每一小组总结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然后由笔者进行解答,学生进行总结,最后反馈。每一单元的单词都融入 PBL 模式(问题 $$ 小组探究→教师指导 $$ 交流分享 $$ 反馈总结),
五、教学成效与反思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呈现出积极变化:
1. 学习动力显著提升:学生面对生词的畏难情绪大大降低,敢于尝试拼读,课堂上跟读和发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词汇听写合格率稳步上升。
2 自主学习能力初步形成:部分优秀学生开始自主学习,尝试使用词典,先通过自然拼读法拼读再查阅音标来自学新单词的读音,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得到了提高。
课后反思:此方法对教师自身语音素养和课堂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让学生有耐心、坐得住,还得让学生学得到东西。同时,学生的接受程度存在个体差异,需要教师不断地给予耐心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