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趣味识字 巧学善认提高小学语文中段识字教学效率方法的探究

作者

廖慧

湖南省耒阳市前进小学 421800

一、引言

新课标指出:“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它既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又融合于其它任务群之中。这个任务群, 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学习内容更加关注识字。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去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的特点。引领学生去探究汉字的逻辑性 , 了解它的组字规律 , 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 培养较高的语文素养。

二、小学中段识字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随着识字、写字量的增加,到了小学中段字形复杂、字音丰富,字义也逐渐多变,一些学生总是不能够正确掌握汉字的书写。为此,笔者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以下梳理分析。

(一)识字兴趣的转化效能偏低

小学中段学生,在具备一定识字能力的前提下,识字兴趣普遍高于低段且浓厚,但因其注意力易分散、故对识字的深层意义理解不深,他们缺乏明确的识字目标,无明确识字计划,识字随意性大,所以其识字兴趣不稳且易转移,从而导致识字质效不高。

(二)掌握识字的方法不够有效

小学中段学生,其思维正处在形象性思维向抽象性思维转变的过程,对小学中段汉子直观的识字方法较依赖,让进入中段学生难以快速适应,造成识字能力仍然偏低,由于缺乏良好的识字方法和习惯养成,故其识字能力提升较慢。

(三)小学中段学生识字质量不高

笔者通过相关访谈和学生作业调查情况分析,小学中段学生错别字现象普遍,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多笔少笔问题。如书写" 丸" 字的时候会漏掉“’”;书写" 免" 的时候会加一笔“,”写成"兔 "。二是少部件或多部件。如书写 " 相 " 的时候丢掉 " 目 " 书写 " 的" 的时候,丢掉了“勺”,将“某人”写成“谋人”等。三是偏旁部首混淆。如将 " 陡峭 " 写成了 " 徒俏 " 将 " 峰顶 " 写成了 " 锋顶 " 等。四是多音字混淆。如将 " 轻轻地 " 写成了 " 青青地 ",将“人声鼎沸”写成“人声顶沸”等等。

三、提高小学语文中段识字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巧用趣味化识字教学,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为丰富中低段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开发趣味识字方法,如汉字迷宫、成语配画等,让识字变得有趣、好玩。字理识字的教学方法是由汉字的特点决定的,这既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也可有效调动好奇与求知欲,同时又传承中华传统汉字文化。每个汉字都是一个载体 ,一定的汉字必然载负着一定的文化、思想、感情。如趣味教字页字旁的字,常表示页码,但它作为偏旁,就表示人的头部,这可溯源到甲骨文“页”的形象便一目了然,人的整体部位中突出人的头部,以此表示人,这样赋予文化意味就很有趣味。所以“页”字旁的字都与头部有关 , 如“额”是人的额头部分 ,“额”是人的脸部 ,“顶”是人头的最上端 ,“题”本义是额头 , 常用题目的含义 , 也表示在文章中顶端的位置。还有如左耳旁" 阝", 学生不明其义, 它不像单人旁“亻”、“山”等偏旁部首, 一眼就能明白汉字的类属,例如“险、隔、降”等字。

(二)善用猜字谜方法激趣,有效培养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小学中段课堂上,经常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字谜游戏。难写字通过猜字谜就会变得简单和更快、更牢。比如,一是少一点再大也不会咬人 ( 犬 ),有个字重一斤多一点 ( 斥 ),相互结合正好平 ( 双字 )( 凸凹),上下一条心( 双字)( 忐忑),一字生得怪,田里跳到田外( 甲、申、由 )。二是趣味代称。如红粉 : 指女子,如红粉知己;青天 : 指廉洁公正的官吏,如包青天;黑店:指杀人劫货的客店,如《水浒传》中孙二娘的客店;白身:指没有功名的人。三是利用有颜色的字词字意及184

内涵,引发学生识字的浓厚兴趣,比如,白旗 : 指投降的旗子;黑信:指匿名信;灰色:指颓废和失望,如灰色心情等等。

(三)精心创设情景快乐识字,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

在教学识字过程中,通过创设一定场景让学生模仿说句子,让学生把学到的生字运用到组织语言中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进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识字学习的效率。比如教学《中国美食》课识字时,善于创造性使用教材,从食材引入,到菜名的探究再到美食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重点掌握了“烧、烤”两个字的识记方法,继而运用歌曲识字、归类识字等方法,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发现了火字旁和四点底的字多与火有关。同时,教师可让学生模拟生活中去餐厅点菜的场景,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在学点菜中认识菜名,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这种情景识字课,让学生在中国传统美食的情境中,即有趣又有效锻炼了识字的思维、意识和习惯。

(四)注重规律识字方法培养,增强学生识字好习惯的养成

汉字构成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教师可利用字形规律,培养学生养成识字方法好习惯,比如,汉字中形声字占比达 85% 以上,形声字中有同声旁的字不在少数。形声字的形旁表示类属,而同声旁的字也有共同的特征,既表声,也兼有表义的作用。如“包”字家族。“包”字小篆字形是一个未成形的婴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因此“包”字家族字都形状都像圆形,有包裹含义。如“泡”是圆圆的,“饱”是吃了东西多,肚子圆鼓鼓的,“苞”是花苞圆鼓鼓的,还没开放。还有“皮”字家族,皮是人体的表皮,引申出表面的意思。如“波”是水波水面振荡起伏,“坡”是山地倾斜的地方,“破”是破坏从表面开始的," 披" 是披在外面,与穿不同," 被 " 是盖子表面等等。在识字教学中借助" 字族识字 ",能让学生识字数量得到快速提高,且能了解汉字构造及内涵,是一种极为高效的识字教学法。

(五)注重生活及阅读中识字,努力拓展课外识字的方法途径

基于“大语文”观理念下,生活处处皆课堂,生活识字是以生活处处需要汉字、处处可学汉字的普遍真理,为此,不失时机培养和训练学生向实践生活学习识字的方法和技巧。一是校园环境识字。校园内宣传栏、标语、黑板报等。这些都是识字资源,可拓展识字量。比如课间休息时,小组长带大家去黑板报旁边识字读字。不会认的 , 相互交流,然后请小老师读给大家听。二是超市识字,超市是非常有利的识字场所,让学生认包装袋上的字,还可把喜欢的包装纸剪下来贴在本子上,拓展识字量,也锻炼动手能力。三是动画故事认字,学生最爱看动画,对动画人物名字如数家珍,借此利用动画字幕识字,兼顾娱乐与识字结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四是巧设课后作业巩固识字。可布置学生在看电视电影、逛街购物中识字,等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作业。让学生在外出购物,旅行或逛街、游玩时,市场及街面商超、广告等都来积累识字。还可布置一些“汉字简报”“手抄报”等作业,让学生留意生活中食品包装、报纸、宣传单等上面的汉字,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第二课堂,让他们在生活享受识字的乐趣。

四、结语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审美是文化的灵魂。通过识字教学,以文字为基础,渗透思维的发展、审美的熏陶,让文字唤起儿童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对文化的热爱与渴望,是识字教学的关键。今后,我们将积极引导学生探究与发现识字密码,让识字教学成为滋养学生核心素养最甜美的甘泉!

参考文献

[1] 赵煜 . 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探究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52):186-187.

[2] 王茂林 . 趣味识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J]. 求知导刊 ,2019(5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