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军事装备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作者

曾凯迪 戴晓岚 韩芷迪 刘彬

在军事领域,军事装备是核心,也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发现水平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国防实力和安全保障能力。过去,军事装备从机械化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实现了作战的初步互联互通。而如今,得益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的发展,军事变革也逐渐进入到了智能化时代。信息化为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可以为智能化提供数据资源和网络环境;而智能化为信息化的升级,赋予信息化更高的智慧,两者不可替代,相互依存、深度融合。只有这两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探索两者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对于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状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军事装备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此时各类军事要素可以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它们之间可以互通有无,协同运作,这就构成了完整的一体化军事信息系统。信息化进程中,可以对战争信息进行实施获取、高速传输与高效利用,实现了看得见、传得回、联得上等目标。这一进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C4ISR 系统广泛应用,精确制导武器大量列装,以及单兵数字化系统逐步普及。

智能化在高度信息化的基础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军事装备的认知与行动能力。此阶段,军事装备具备环境感知、信息理解、自主推理、持续学习以及智能决策等多方面功能,可以实现对目标的精准打击。比较典型的应用形态为自主无人作战系统、智能化指挥决策支持工具以及协同无人蜂群战术等。

目前,世界范围内均掀起了军事领域的智能化革新,将其作为装备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但是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形成信息孤岛,数据规范与接口标准不统一,传统武器平台与新型智能系统之间不能兼容,同时高端人工智能芯片和核心算法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部技术。这些问题充分表明,军事领域的智能化发展绝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需要不断推动深度融合与系统化演进。

二、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分析

(一)技术融合路径

没有高质量的数据支撑,智能化便无从谈起。当前首要任务是彻底打破原有各系统独立形成的数据壁垒,致力于构建覆盖全军、规范统一且能够高效共享的数据资源环境。这就需要大力推进各类装备数据的标准化进程,建立一套完整且严格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及交换规范,从根本上解决不同来源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难题。同时,应注重优化计算资源的布局方式,积极促进边缘计算与云端计算的高效协同。通过在武器平台前端部署计算节点,实现数据的本地初步处理和有效筛选,显著减轻系统核心节点的处理压力,从而为实时性要求极高的智能决策提供稳定支撑。另外,还必须高度重视自主可控的核心硬件研发,重点发展适用于恶劣战场环境的嵌入式计算平台和专用人工智能芯片,切实提升主战装备在强对抗条件下的本地智能水平,减少对远程数据链的过度依赖,增强

作战体系的抗干扰能力和生存性。

(二)系统融合路径

在发展理念上,必须始终坚持并强化体系贡献度的核心地位,不仅要推动现有信息化装备的智能升级,还要确保新型智能装备能够完全融入现有作战网络。对于现役主战装备,应采取加装智能传感设备、新型通信接口及嵌入式计算单元等方式,使其获得更敏锐的态势感知能力、更准确的目标识别精度和更高效的协同交战水平。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以智能技术为主导的新型装备体系,重点围绕智能无人作战系统如无人机、无人战车、无人艇集群等,以及智能防空反导系统和后勤保障装备取得实质性突破,并确保这些新型装备能够无缝接入现有信息基础设施。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云端统筹、边缘协调、终端执行的云边端一体化智能作战体系,实现从单一装备智能化、作战单元智能化到整个作战体系智能化的全面跨越,使得分布广泛的作战装备能够在统一决策意图下形成有机整体,最大化发挥整体作战效能。

(三)人才与机制融合路径

再先进的技术和系统,最终都需要高素质人才来驾驭和应用,需要灵活高效的机制来保障和推动。因此,必须将人才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置于与技术开发同等重要的位置。首先,培养一批兼具军事指挥素养、装备运用经验和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使其能够熟练操作智能装备、准确理解算法结论、甚至参与前沿系统的设计开发。其次,创新装备研发与采办管理模式,坚决打破传统军工企业、科研院所与民用高科技企业之间的体制壁垒,构建一个能够快速响应作战需求、融合多方技术优势、支持技术快速迭代的现代化研发体系,形成需求牵引、技术推动、实战检验、反馈优化的闭环流程,极大缩短先进智能技术向实际装备战斗力的转化周期。同时,及时修订和完善作战理论条令与训练大纲,根据信息化智能化装备的技术特点,发展与之相匹配的战法训法,并通过高强度实战化演练不断检验和优化人机协同效果,确保融合发展成果能够切实转化为战场优势。

结语

综上所述,军事装备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不是堆叠各种先进的技术,而是通过信息赋能、智能增效,全面提升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和全域作战能力,可以说这是军事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军事革命,短时内难以实现,需要长期努力,坚持理技融合、研战结合、军民融合的原则,遵循“夯实数据基础、升级平台系统、创新人才机制”的综合性路径,采取渐进式、体系化的发展策略。只有这样实现革新,提高我国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柳卓民 . 信息化军事侦察装备中无人机的作战用途及发展趋势分析 [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4):14.

[2] 胡卫 , 赵文龙 , 李石磊 , 等 . 军事装备管理数据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 [J].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2,(10):12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