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初中历史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作者

李丽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三川镇初级中学 628412

前言

在传统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进度与课堂纪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都以“灌输式”方法为主,这就导致学生学习被动,很难参与到知识探究中,不利于学生学习自主能力与历史思维的培养。而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师就需要以构建高效课堂,把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思辨能力、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总体素养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就需要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设计AI 视频开展课前导入激趣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以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开展 AI 视频课前导入激趣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文字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对文化背景、历史事件等有更深入地理解,从而逐渐构建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以九年级上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例,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历史文化”探究活动。在课前,教师可以先利用 AI 视频展示希腊罗马的地图、古建筑、艺术品等图片或相关历史资料,让学生对文化艺术有直观地理解。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播放古希腊神话或罗马历史,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为了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展示问题,让学生互相讨论,并积极回答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获得丰富历史信息,还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探究。通过多媒体开展历史教学,可以生动呈现历史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历史思维与综合素质发展,真正落实高效课堂教学目标。

二、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就需要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加强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持续学习动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使用知识结构表帮助学生系统化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梳理知识脉络,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与了解。以八年级下册《科技文化成就》为例,教师就可以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更了解科技和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计“科技与文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模拟活动。在活动前,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科技成果对自己生活带来了影响,如互联网、手机、扫地机器人等。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设计“科学成就”知识结构表,包含每个重要科技成就发明时间、发明者、社会影响、在社会进步中发挥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模拟“科技和文化对日常生活影响”活动,让学生分组模拟不同生活情境中如果没有手机或互联网怎样丰富课余生活。同时,通过知识结构表帮助学生将这些科技成就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系统化、可视化,加强学生对科技的认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底蕴,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三、设计分层课堂教学

初中生在理论基础、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传统“一刀切”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就可以设计分层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在过程中因基础差异而出现的学习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持续学习动力与自信心,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可以让基础较弱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基础框架,还可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以七年级下册《 明朝的对外关系》为例,教师就可以设计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不同学习内容。在教学前,教师需要通过综合测评将学生分为基础层、中间层、挑战层,并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任务。在进行基础层学习方案设计时,教师就需要重点讲解明朝对外关系,如主要外交事件、外交政策等,帮助学生理解核心历史事件;在进行中间层学习方案设计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探讨更深层次问题,如明朝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和外交政策对国内政策的影响,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在进行挑战层学习方案设计时,教师就可以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与阅读材料,让学生分析明朝对外政策背后的战略考虑与国际关系,并撰写报告。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进行学习与思考,还可以保证教学的高效性与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四、设计小组合作教学

小组合作教学指的是通过小组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解题思路,还可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设计小组合作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还可以让学生做好自己的“工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九年级下册《罗斯福新政》为例,教师就可以设计小组学习活动。首先,教师需要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组代表不同的人物或机构,如罗斯福总统、美国国会、工会代表、失业民众等。每个小组都需要围绕“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与影响”这一内容进行讨论,包括罗斯福新政内容、实施背景、历史意义等。其次,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自己的角色进行探讨,分析怎样解决美国失业、贫困、劳动权益等经济大萧条问题。在小组中,学生需要集思广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最后,每组需要进行辩论,其他小组可以提出反驳或问题,让课堂更具有互动性与多元化。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与人物关系,还可以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交流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不仅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更需要注重学生历史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持续兴趣与探究热情,以此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在未来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进一步提高课堂高效性,为学生全面素养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鸿玮 .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J]. 新课程导学 ,2024,(06):65-68.

[2] 陈雪洁 . 初中历史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的路径探究[J]. 中小学电教 ( 教学 ),2023,(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