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活动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升研究

作者

柴瑞霞

陕西省府谷县第一小学 719400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承载着传授知识的重任,更肩负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使命。然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情境创设激兴趣,问题引导启思维

教学实践中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关注,情境设计至关重要。一个精心构建的环境能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内。以“超市购物”活动为例,教师组织学生分别模拟顾客和收银员的角色。在这个模拟交易过程中进行物品挑选和价格计算,学生自然接触到如何使用“加减法”规则解决支付与找零问题。这种基于实际场景的操作方式,使得原本枯燥的计算练习具备了直观的意义和吸引力。学生的好奇心被眼前的任务驱动起来,主动尝试理解数量关系。环境创设的成功离不开后续递进式问题的推动。教师需要依据具体授课内容和学生的现实反应,设计一系列能逐步引导其思考方向的问题链。问题难度应呈现梯度,从简单事实确认开始,过渡到稍复杂的推算。回到“超市购物”情景,初始问题可能是询问购买物品及其单价。接着可以过渡到总花费的计算需求。然后深化为提供面额更大的钞票时如何确定找回金额。如此层层设问,迫使学生在回顾操作步骤中梳理思路。最终目的不仅在于掌握“加减法”运算技能本身。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认识到数学工具在解决生活问题时的实际功用。这个过程同步锻炼了学生依据已知信息进行有序推导的习惯,提升其应对真实问题的分析能力。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在此情境中得以整合形成。

2 分组合作搭平台,角色分工促交流

数学教学中采用分组合作方式能够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教师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实现相互启发目标。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这种形式得到培养,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获得激发机会。以 " 几何图形 " 教学内容为例开展 " 图形拼贴 " 活动,各组利用不同形状纸片创作图案并向全班展示。此类实践加深学生对几何特征的理解,同时掌握合作方法与观点表达技巧。角色分工构成合作过程的关键要素,教师需结合个体性格差异及学习水平分配任务,确保每名成员找到合适定位并发挥所长。具体实施时,可安排学生分别承担图案设计、纸片剪裁、粘贴组合以及记录分享等专项职责。职责明确化训练学生分工协作能力,责任意识与领导力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角色分配机制同时推动学生深度互动,促进知识经验的双向传递与共同进步。剪裁环节需精确把握图形尺寸,粘贴组合要求空间布局能力,记录分享则锻炼语言组织技巧。分组活动中学生主动观察同伴操作策略,不自觉吸收有效解决方案。拼贴作品展示环节暴露的构造问题往往引发组间讨论,这种非预设的交流恰恰深化了图形性质认知。教师通过动态调整分工角色,帮助内向学生获得表达机会,使能力优势互补成为现实。纸片翻转角度产生的偶然效果常激发新创意,意外发现强化了探究乐趣。角色轮换制度避免固定分工的局限性,确保多元能力得到均衡发展。记录员用文字固化思维过程的做法,使隐性知识显性化。

3 实践操作拓视野,总结反思固成果

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实践操作环节。教师需要精心考虑实践环节的设计与落实,使得学生能在亲身参与中体验到数学的内在吸引力,从而开阔眼界并激活思维。可供选择的实践形式不少,数学实验、数学游戏都属于这个范畴,数学调查同样适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在实际动手过程中识别问题并找出解法,借此孕育创新意识与动手本领。以“测量”单元的教学为例,存在一种做法是组织班级学生分组执行“校园测量”活动。学生需要使用尺子、卷尺这类器具,丈量校园环境中各类物体的尺寸以及不同地点间的距离,同时做好结果的记录工作。此类活动带来的收获不仅限于掌握测量的方法和数据记录的技巧,它还引导学生尝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真实情境里的问题,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实践操作完结之后,紧跟着的一个关键步骤不能被忽视,那就是总结反思。这时教师的责任是推动学生对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和最终达成的结果进行回顾,要求他们审视自身的优点与存在的不足,并且思考后续可以改进的方向和具体办法。进行总结反思不是可有可无,它对巩固学生已经学到的知识作用明显,有助于提升学习的最终效果和整体效率。继续以刚才提到的“校园测量”活动为例,活动告一段落时,教师可以安排各组学生进行汇报总结,内容是共享各自在测量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以及遭遇的困难,并就如何改进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这样做的总结反思环节,其价值不止于加深学生对测量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程度,它对塑造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增强其自我反思能力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从情境创设、分组合作和实践操作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兴趣与思维、分组合作搭建交流平台、实践操作强化总结反思,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碧霞 .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2025,41(08): 53-57.

[2] 胡玉兰, 李丽莎. 指向文化育人的小学数学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路径 [J]. 教育科学论坛 , 2025,(20): 54-56.

[3] 夏佳娟 . 具身理论视角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实践——“开心购物街”活动的深度探析 [J]. 大学 , 2025,(S1): 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