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课后服务途径探索

作者

陈文学

重庆市垫江第九中学校 408300

为了确保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得到减轻,在农村初中课后服务方面需不断优化。要明确“双减”政策的具体要求,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为丰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要认识到农村初中课后服务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各类应对策略的充分实施,使农村初中课后服务效果得到优化。

1 农村初中课后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教育及服务资源比较匮乏

针对农村初中来说,因为经济相对落后,并没有充分的基础设施和场地支持,在课后服务方面往往不具备完善的场地和设备支持。由此导致教育和服务资源十分匮乏,无法体现出应有的资源保障作用。例如,某些农村初中并没有专业化的实验室、体育馆或艺术教室等,这对于科学实验、美术、音乐、体育训练等各类活动的开展会造成很大限制。同时,因为图书资料及其多媒体资源不够充足,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农村初中课后服务水平文化无法得到切实提升。

1.2 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农村初中教师的数量相对较少,而且缺乏系统完善的专业结构。很多教师往往身兼数门课程教学任务,负担过重,所以导致课后服务质量和师资保障无法得到切实强化。某些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之后,因为精力有限,所以无法进行更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工作。除此之外,因为科技创新、新技术、音体美等方面的专业教师比较有限,所以导致很多特色课程无法顺利开展。这对于课后服务内容的优化和服务质量的提升都会造成严重限制。

1.3 服务内容单一

因为受到资源及师资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农村初中课后服务内容相对单一,往往集中在课业辅导及完成作业方面。此类情况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类问题的解决会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培养热情,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会造成严重影响。

2“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课后服务的改善途径

2.1 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确保服务内容更为丰富

在农村初中课后服务工作中,要想体现出应有的改进效果,需要在“双减”政策的推行中进一步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在服务内容、服务策略方面不断优化和完善,体现出丰富性和可行性,充分呈现出应有的客户服务效果。学校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教师本身要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开设相应的社团活动或特色课程。例如,具备书法特长的教师可以有效开展书法社团,爱好阅读的教师可以实施阅读分享活动,擅长体育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效进行田径、足球、篮球等相关方面的体育训练。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图书馆、计算机房和实验室等相关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探索和自主学习空间,在图书借阅、实验探究和计算机编程等相关方面都有效优化,实现资源的充分整合,以呈现出应有的服务效能。同时也要和当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相关方面进行充分合作,挖掘校外优质资源,在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的前提下,使得社会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另外,也要开发乡土资源。

特别是农村的自然资源和乡土文化十分丰富,因此学校方面可以把该类乡土资源融入课后服务的开发和挖掘之中。例如,可以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融入农业种植以及养殖实践活动之中,使其更深刻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对于农业生产知识进行充分领会和实践应用,同时也对当地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以及历史故事进行深入了解和实现融会贯通,并且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开展民俗文化表演及其乡土文化讲座等,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在师资匹配方面,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学校方面应做好现有教师的培训工作,确保教师服务能力得到切实提升,优化综合素质。可以通过现场培训、外出学习以及校内专业培训等教育方式,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得到改革创新,积极参与各类课后服务活动。同时,也要开展音体美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专项培训,确保教师充分胜任课程教学要求。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及家庭教育指导方面优化培训,使教师能深刻地理解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明确成长需求。同时,引进专业人才,解决专业师资短缺问题,学校方面需要通过政府支持及人才引进等途径,使得信息技术、健康教育及音体美专业教师有效引进,形成相对的师资保障。另外,构建激励机制,使教师积极参与到课后服务中,构建科学可行的奖励体系,确保教师可以在客户服务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综合能力,并将相关工作融入绩效考核体系中,对其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呈现师资保障和促进效应。

2.3 完善管理机制,确保课后服务有序开展

在实际操作环节,需要在服务方案、服务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使得课后服务各项工作严格按照相对应的方案和制度顺利推进,使课后服务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服务方案的制定方面,要充分体现出针对性和可行性,充分征求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不断优化完善各类内容,提升服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同时,也要在管理制度方面有效优化,做好客户服务工作的规范管理系统设计、安全管理制度和考勤制度评价制度的相关内容,使得各项服务在不断改进和优化中体现出时效性和可行性。另外,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做好农村初中客户服务的监督管理和有效评估,在定期监管的作用下,使客户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在优化和查漏补缺中呈现出改进效果。要形成健全完善的评估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有效利用家长访谈、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考察等形式,对于课后服务的组织管理、服务质量、师资匹配等功能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和有效优化。然后,将评价结果作为学校绩效考核的关键依据。对于课后服务工作有成效的学校要进行相应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对于存在问题的学校或教师也要责令限期整改,确保客户服务质量能够得到不断提升,优化各项工作流程。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在农村初中课后服务中需要高度关注服务质量,强化教师服务意识,从而为整体教育质量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要明确当前初中课后服务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然后在资源整合、师资保障和管理机制优化等方面有效推进,切实解决各类问题,以此使农村初中课后服务效果得到切实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杰文 .“双减”政策下农村学校课后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J].教育研究 , 2024(05):45-50.

[2] 赵柳岩 . 农村初中课后服务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J]. 教学与管理 , 2024(12):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