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项目式教学策略
刘停停
黑龙江省海林市柴河初级中学
一、引言
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需超越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项目式教学(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 PBL)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契合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将项目式教学融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既能为学生创造沉浸式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又能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其坚持性与合作能力。
二、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项目式教学的核心原则
(一)目标导向性原则:锚定核心素养与学生需求
项目设计需同时兼顾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一方面,围绕“语言能力”设定词汇、句型、语篇理解等基础目标,帮助学生夯实阅读基础;另一方面,结合“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设计分析、对比、评价类任务。
(二)情境真实性原则:搭建生活化探究场景
新课标强调英语学习的实践性与应用性。项目式教学需依托真实生活情境设计阅读任务,让学困生感受到阅读的实用价值,减少“英语无用”的认知偏差。借助真实的应用场景能激发学困生的参与动力,使其主动投入阅读探究。
(三)差异化支持原则:兼顾个体差异与合作共进
学生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各异,项目实施中需提供差异化支持。一方面,在任务分组时采用“异质分组”,将学困生与优等生搭配,通过“同伴互助”帮助学困生理解阅读难点;另一方面,为学困生提供“脚手架”支持,如发放生词表、语篇结构思维导图模板,或录制阅读方法微视频,帮助其突破学习障碍。同时,鼓励学困生在小组中承担力所能及的角色,逐步培养其合作能力与自信心。
三、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项目式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精准设定项目主题:联结教材内容与学生兴趣
项目主题是阅读教学的核心载体,需满足“贴合教材、贴近学生”的双重要求。教师可结合教材单元主题,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延伸方向,激发学困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授“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单元时,设计“社区环保问题调研与英文倡议书撰写”项目:
确定核心阅读材料:教材中“Pollution and Solutions”课文、环保组织发布的英文科普文章(简化版)、社区环保公告(教师翻译改编);
明确项目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提取环保问题类型、解决方案,并用英文撰写倡议书;
(二)细化项目实施流程:分阶段引导学生深度阅读
项目式教学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阅读过程拆解为预读,精读,拓展,输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帮助其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1. 预读阶段:激活背景知识,消除阅读恐惧
学生常因陌生词汇或文化背景对阅读产生抵触。此阶段教师需通过“情境导入”与“问题引导”激活学生已有知识,降低阅读焦虑。如,在“校园英文指南”项目预读环节:
播放校园短视频,让学生用中文描述熟悉的场景;
提出简单问题:“Where do you have lunch at school?”“What do youdo in the playground? ”,引导学生用基础英文回答。
2. 精读阶段:教授阅读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传统教学中,学生常因“逐字逐句翻译”导致阅读效率低下。此阶段教师需通过“方法示范 + 小组实践”,教给学生略读、寻读、猜词等实用技巧。例如,在“环保问题调研”项目精读环节:
教师示范“寻读”技巧:以“找出文中提到的垃圾污染解决方法”为例,指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快速定位相关段落;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将学生分为 4 人小组,学困生负责“定位关键词”,优等生负责“梳理句子逻辑”,共同填写“环保问题—解决方案”表格;
教师巡回辅导:重点关注学困生的方法运用情况,对其错误及时纠正(如提醒“不要逐句翻译,先找关键词”),并通过“你找到recycle’这个词了吗?它和解决方案有关哦”等鼓励性语言,增强其信心。
3. 拓展阶段:联结生活实际,深化阅读理解
新课标强调“阅读与生活的关联”。此阶段教师需引导学生将阅读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培养其知识迁移能力。例如,在“人物故事”单元项目中,学生阅读“袁隆平”英文传记后:
布置拓展任务:“采访家人,了解他们知道的‘了不起的人’,并用英文记录1 个故事细节”;
组织班级分享会,让学生展示采访结果,教师用“Your story is so interesting! You did a good job in listening and writing”等话语给予肯定, 强化其学习成就感。
4. 输出阶段:搭建展示平台,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输出是阅读效果的直观体现,也是学生建立自信的关键环节。教师需设计多样化的输出形式,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例如,在“环保倡议书”项目输出环节:
提供分层输出任务:基础层:抄写倡议书中的 3 个核心句子;提高层:仿写1 个倡议句子;拓展层:独立撰写完整倡议书;
组织“班级环保角”展示活动:将学生的倡议书张贴在教室,邀请学生担任“讲解员”,用英文介绍自己的内容;鼓励其他学生鼓掌、提问,教师适时补充:“He introduced the idea of recycling. That’sexactly what we learned from the reading!”,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果被认可。
(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关注过程进步,促进全面发展
传统评价以“分数”为核心,易打击学生积极性。新课标倡导“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项目式教学需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从“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多角度评价学生表现。通过评价记录学习点滴,增强学习动力,可以同伴评价表,让小组内学生用简单英文评价伙伴的合作表现。教师评语要重视成果质量,兼顾个体差异,避免“一刀切”现象。
结语
项目式教学通过真实情境、分层任务、多元评价,为学生搭建了“低门槛、高参与、多鼓励”的学习平台,既能帮助其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又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坚强意志。未来教学中,教师需进一步优化项目设计,让项目式教学真正成为提升全体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李桂芳 . 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模块化教学策略 [J]. 新智慧 ,2025,(14):68-70.
[2] 肖宁 .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校园英语 ,2025,(08):126-129.
[3] 张心玉 .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J]. 文教资料 ,2024,(24):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