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化矿山采矿技术中的安全管理问题与应对措施研究   

作者

汪磊 赵宗义 张靖宇

新疆大明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哈密 839000

1 智能化矿山采矿技术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1.1 技术兼容性带来的安全隐患

智能化矿山采矿技术融合了多种先进技术,如自动化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等。然而,不同技术之间的兼容性可能存在问题。例如,新引进的传感器设备可能与原有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数据传输和处理上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导致数据误差或传输延迟。这可能使操作人员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矿山内的实时信息,如巷道压力等,从而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1.2 人员操作与维护能力不足

智能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对矿山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很多矿山员工缺乏对智能化技术的深入了解和操作技能。他们可能在面对复杂的智能化设备时,无法正确进行操作和日常维护。例如,在遇到设备故障时,不能准确判断故障原因并进行及时修复,这不仅会影响采矿工作的正常进行,还可能因为设备故障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如设备失控、漏电等。

1.3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尽管智能化技术持续进步,但部分矿山的安全管理体系未能及时适应。现行的安全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智能化矿山的要求。例如,在智能化采矿作业中,新设备与新技术的安全管理规范尚不明确,责任界定模糊。同时,针对智能化系统的应急响应机制尚未建立,导致在安全事件发生时,无法实现迅速而有效的应对。此外,安全培训体系亦需进一步优化,必须强化对员工智能化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及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1.4 潜在自动化控制产生的风险

自动化控制是智能化矿山采矿技术的核心之一,但它也潜藏着诸多风险。一方面,自动化控制系统可能会出现软件故障或程序漏洞。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系统开发时的设计缺陷,或者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而产生。一旦软件出现故障,自动化设备可能会出现误操作,比如采矿设备突然停止工作或者错误地执行指令,这不仅会影响生产效率,还可能对周围的工作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另一方面,自动化控制系统对网络的依赖性极高。在智能化矿山中,设备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指令交互。如果网络出现中断、延迟或者遭受网络攻击,自动化控制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例如,当网络遭受黑客攻击时,攻击者可能会篡改自动化系统的指令,使设备做出错误的动作,或者获取矿山的敏感数据,对矿山的安全和正常运营构成巨大威胁。

2 智能化矿山采矿技术中安全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解决技术兼容性问题

针对智能化矿山采矿技术中不同技术兼容性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矿山企业必须采取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首先,在引入新型传感器设备或其它新兴技术时,必须进行彻底的技术评估与兼容性检验。企业应与设备供应商及技术研发团队展开合作,预先模拟新设备与现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协同作业状况,以确保数据传输与处理的精确性和时效性。例如,在采纳新型传感器设备之前,应要求供应商提供详尽的技术规格参数及兼容性说明,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多轮次的测试,以便预先解决可能产生的数据误差或传输延迟问题。其次,建立技术更新和升级的动态管理机制。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矿山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其相关设备的定期更新与升级显得尤为必要,以满足新兴技术标准。同时,应增强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积极倡导自主创新,以研发出兼容性更优的智能化采矿技术体系。企业宜与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技术难题的攻克,从而提升矿山整体技术的兼容性水平,降低因技术兼容性不足所引发的安全隐患。

2.2 提升人员操作与维护能力

为解决矿山工作人员操作与维护能力不足的问题,应从培训和人才引进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智能化技术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应包括智能化设备的操作原理、日常维护方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方面。例如,可以邀请设备供应商的技术专家到矿山进行现场培训,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员工更加直观地了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点。同时,定期组织培训考核,确保员工真正掌握相关技能。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矿业企业可与高等教育机构及职业技术院校构建合作机制,实施定向培养计划,以满足智能化矿山建设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及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吸引外部智能化技术领域的杰出人才加盟。此外,建立完善的员工激励体系,激励员工自发进行学习和技能提升,对于在智能化设备操作与维护方面表现卓越的员工实施奖励措施,以增强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2.3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为适应智能化矿山的发展需求,必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一是明确新设备、新技术的安全管理规定。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对新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等环节进行严格规范,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例如,建立设备安全管理台账,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维护信息,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二是建立健全智能化系统的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在出现安全问题时的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例如,模拟网络攻击、设备故障等安全事故场景,检验应急响应机制的有效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三是完善安全培训体系。加强对员工的智能化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智能化矿山的安全特点、新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网络安全知识等方面。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效果和覆盖面。同时,定期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员工真正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2.4 降低潜在自动化控制风险

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化矿山采矿技术中至关重要,但潜藏风险不容忽视。降低风险可从多方面着手。针对自动化控制系统可能出现的软件故障或程序漏洞,一方面要加强系统开发质量把控,设计阶段引入专业软件测试团队全面严格测试,投入使用后建立实时监控机制,发现异常立即排查修复;另一方面,定期进行软件更新和维护,及时修复已知漏洞,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建立备份系统,确保采矿作业连续性。针对自动化控制系统对网络的高度依赖问题,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对网络加密处理,保障数据安全完整。此外,建立网络应急预案,出现问题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减少对自动化控制的影响。同时,加强员工网络安全意识培训,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网络安全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矿山采矿技术虽然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效益,但也面临着一系列安全管理问题。通过采取以上应对措施,解决技术兼容性问题、提升人员操作与维护能力、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降低智能化矿山的安全风险,保障矿山的安全高效生产,为矿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沚昊 . 智能化矿山采矿技术中的安全管理问题与应对措施研究 [J].能源与节能,2025,(03):119-122.

[2] 阴宇旸 . 智能化矿山采矿技术中的安全管理问题与应对措施研究 [J].中国金属通报,2024,(0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