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课堂的教与学
姜超
吉林省梨树县金山中学 136500
一、设计切合实际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有效引导学生注意力。
课堂提问是一种互动过程,既能发现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激发兴趣吸引注意力,并更好的导入新课,促进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通过提问提醒他回归课堂。提问可以采用几种方式:1. 由复习已学知识着手;2. 由老师介绍新课背景导入问题;3. 邀请小组长分享所学知识等。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学问,一名优秀的老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编织一张导入新知、启发思维的网,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前行,让课堂知识氛围浓厚。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很快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将他们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导探索者,回答问题的过程还能将新旧知识产生联系,加深理解巩固记忆。还能提升表达和沟通能力,课堂提问给学生提供了在众多学生面前组织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提问后一定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切实鼓励学生培养自信心。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教有定法学无定法,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有些学生偏爱视觉学习,有些学生偏爱听觉学习,所以课堂教学要综合采用各种方法,有的内容要以图像视屏形式出现,有些知识要以声音的形式出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理念,根据学习者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这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可执行的教育方法体系。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开展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课堂上聚集核心概念和基础练习,确保掌握知识点,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有挑战性的任务,更有深度的知识类别,或广泛的探究活动,一些研究也发现,大多数中小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掌握知识最快也最牢固,所以要采取让学生眼耳口手并用的教学方法,这就要精心的准备课堂教学活动。采用更先进的教学模式,积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融合了文字、声音、视屏、仿真模拟等,能够创造出沉浸式的学习情境,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多媒体教学能够满足多种学生需求,在视觉性听觉性动觉性都有体现,这就使得因材施教成为可能,让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找到适
合自己的信息接收方式。
三、在课堂教学中,要勇于创新
创新永无止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课堂教学创新其核心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传统教师是讲台上的圣人,现在教师是课堂的向导,把课堂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创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比如可以引进游戏化教学模式,将积分、徽章、等级、挑战、剧情等融入学习过程。总之创新无处不在。
四、课堂结尾要留有悬念,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结束环节尤为重要,可以从这几方面开展:1. 教师精讲总结,教师用简洁有条理的语言回顾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最后提出一个与下节课有关的悬念性的问题,吊足学生求学的胃口,引导学生课后积极地去预习新课。2. 学生主导总结,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总结交流 ,,这样更能检验他们的理解程度。
一个完整的课堂结构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石,不仅能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完整的课堂应该包含五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回顾已学知识,吸引注意,可以用视屏故事实验提问等多种方式导入新课,并且通过导入要清晰地向学生表明今天的学习任务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第二环节应该是讲授新课,是主要的环节,充分利用分组教学或学生探究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最后成为积极的学习者。第三环节应该是巩固练习,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做好概括巩固,分层练习因材施教。第四步应该是反馈与纠正,教师对第四环节巩固练习进行评价和纠正,最后第五步,教师做好本节课小结并梳理知识体系,布置课后作业。
总之,一节好课,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层次分明,学生要乐学并且要善学学会。教学过程要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方法灵活积极互动。教学内容要精准恰当有重点难点,有基础有深度有扩展。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应用于实际,促进学生生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