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朗读教学的实践探索与优化策略
石俊妮
诸暨市大唐街道文昌小学 浙江 诸暨
一、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低年级语文教学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朗读作为低年级学生感知文本的主要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识字、积累词汇,更能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表达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基调与思想内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朗读教学的价值认知不足,将其视为“课前热身”或“课堂点缀”,忽视了朗读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作用。基于此,深入分析低年级朗读教学的现状,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朗读目标缺乏层次性,学生“不知为何读”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朗读能力发展的初始阶段,需要明确、具体、可操作的目标指引。但部分教师仅笼统要求“有感情朗读”,却未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能力,分解出阶梯式的目标。
(二)朗读方法单一化,学生“不知怎么读”
当前低年级朗读教学中,“集体齐读”是最常见的形式,偶尔穿插“个别抽查读”,但缺乏多样化的朗读形式与技巧指导。教师既未根据文本内容设计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情境朗读等活动,也未向学生讲解“轻音、重音、停顿、语速”等基础技巧,学生无法通过朗读区分角色特点,始终停留在“读准文字”的浅层阶段,难以体会文本的趣味性。
(三)朗读评价缺乏针对性,学生“不知如何改”
评价是优化朗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但部分教师的评价要么流于形式,如“读得好”“声音真响亮”,未指出具体优点与不足;要么评价主体单一,仅由教师主导,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这种模糊的评价无法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改进方向,也难以激发学生的朗读积极性。
三、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以兴趣为起点,营造“乐于读”的氛围
兴趣是低年级学生主动参与朗读的内驱力。教师需结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喜欢游戏与故事”的特点,通过情境创设、趣味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
创设生活化情境:利用多媒体、实物、表演等方式,将文本内容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例如,教学《影子》一课时,可先让学生在教室外观察自己的影子,再回到课堂播放“影子跟着人走”的动画,随后引导学生朗读“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文本的生动性,自然产生朗读欲望。
设计游戏化活动:将朗读与游戏结合,如开展“朗读小达人”“角色模仿秀”“小组朗读擂台赛”等活动。例如,在教学《动物儿歌》时,组织“我是小昆虫”游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昆虫角色,模仿昆虫的动作与声音朗读儿歌,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二)以目标为导向,明确“读什么、怎么读”
低年级朗读目标需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础目标”到“情感目标”分层设计,让学生清晰知道“读的要求”与“读的方法”。
基础目标:读准、读通: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的特点,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例如,教学《小小的船》时,先让学生借助拼音逐句朗读,教师针对“弯(wān)”“船(chuán)”等易读错的字音进行纠正,再让学生同桌互查,确保句子读通顺。
进阶目标:读活、读透: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轻音、重音、停顿、语速”,读出文本的情感。例如,教学《丑小鸭》中“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一句时,可通过以下步骤指导: ① 标记重音“洁白美丽”“又惊奇又羡慕”,告诉学生重音要稍加重语气; ② 标记停顿“丑小鸭 / 望着 /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 / 又羡慕”,说明停顿能体现句子的节奏;③ 示范朗读,让学生模仿“‘望着’读得稍慢,体现丑小鸭的专注;又惊奇又羡慕’读得稍带上扬语气,体现其渴望”。通过具体的技巧指导,学生能逐步掌握“有感情朗读”的方法。
(三)以评价为助力,激励“主动改”
科学的朗读评价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明确方向,同时激发其朗读积极性。评价需遵循“鼓励为主、多元参与、具体精准”的原则。
评价内容精准化:避免模糊评价,从“字音、停顿、语气、情感”四个维度给出具体反馈。例如,学生朗读《春雨的色彩》后,教师可评价:“你读准了‘淋(lín)’‘洒(sǎ)’的字音,‘春雨 /是什么颜色的?’这句话的疑问语气读得很到位,如果‘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能读得更轻快一些,就更能体现小燕子的活泼啦!”
评价主体多元化:除教师评价外,引入学生自评与互评。例如,组织“朗读小评委”活动,让学生在听完同伴朗读后,按照“字音是否读准”“是否有停顿”“是否读出情感”三个标准进行评价,既让学生学会客观看待他人,也能对照他人的优点与不足,改进自己的朗读。
评价形式多样化: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有声评价”与“无声评价”结合的方式。有声评价如口头表扬、颁发“朗读之星”奖状;无声评价如用“笑脸贴纸”“五星印章”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或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竞争中提升朗读热情。
结语
小学低年级是朗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朗读教学不仅是“读准文字”的语言训练,更是“以读悟情、以读积累”的素养培育过程。教师需正视当前朗读教学中的问题,不断优化教学策略,让朗读成为低年级学生“感受语文魅力、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在朗读中积累语言、提升语感,为后续的阅读与写作打下坚实基础,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玉芳 . 探幽寻径:小学语文写景课文朗读教学思路 [J]. 天津教育 ,2024,(36):146-148.
[2] 汤霞 . 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优化策略探索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4,(2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