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刘双琴
福建省漳平第二中学 364400
前言
网络资源是指网络环境中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涵盖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网络资源具有存储数字化、传输网络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增长迅速化、数量巨大化、传递速度化、分布广泛化、信息源复杂化等主要特征。将网络资源应用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最大化发挥网络资源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支持作用,同时还能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
一、树立网络资源运用观念
网络资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存在两极化表现,部分教师高频应用网络资源,部分教师仍然以教科书及教辅资源为主,很少有教师会在恰当时机运用网络资源。因此,为了合理应用网络资源,教师应树立正确运用网络资源的观念 [1]。一方面,教师应明确网络资源可以弥补传统资源局限和不足,而且也更契合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在深度解读初中语文新课标后明确信息筛选、整合能力的要求,进而借助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实践中,教师应先明确网络资源定位,认识到网络资源因“辅助”教学而存在和被应用,而非“替代”传统阅读教学。因此,教师应在应用网络资源进行阅读教学时,紧扣教学目标,让网络资源始终服务教学。此后,教师应树立多元解读阅读材料的教学理念,传统阅读教学方式注重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解读,分析结果也必须与答案高度一致,这样的阅读教学形式容易禁锢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思维。当教师树立正确的网络资源运用观念后,其可以形成多元解读阅读材料的教学理念,进而鼓励学生应用网络资源多读、深读,让学生可以从多角度理解和分析阅读材料,敢于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精心选择适合网络资源
目前,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容易受个人喜好影响,选择某一类、某一形式的网络资源,这样的选择标准和方式不仅没有任何的理论依据,背离教学实践,很容易忽视“网络资源与教学目标契合”、“网络资源贴合学生认知特点”等要求,致使网络资源应用形式化,难以促进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发展。因此,为了确保网络资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应从教情和学情两方面出发,聚焦阅读教学目标和要求,精心选择适合的网络资源[2]。具体实践中,教师从教情出发,网络资源的应用目的是辅助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高质量、高效率地达成阅读教学目标和要求。因此,教师在诗歌鉴赏一类的阅读教学中选择网络资源时,应聚焦诗歌鉴赏教学的“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传承意识”等目标和要求,选择与目标和要求相关联的可视化图表资源、公开课视频资源及精简的诗词背景知识短视频资源,高效补充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和认知。
三、设计网络资源学习活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网络资源已经被大部分学生所熟悉,其中部分学生会在自主学习时应用网络资源,但由于初中学生辨别能力不高,在识别和筛选网络资源时,很容易被虚假、错误的网络资源引导,接收错误和偏激性信息,导致阅读思维混乱。同时,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多依赖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学习收获有限。为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教师应基于精心选择的网络资源设计与之相关的学习活动。一方面,通过配套设计网络资源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带着目的和要求深度运用网络资源 [3]。如,在“对比阅读不同版本的《西游记》”时,教师应让学生主动筛选和整合信息资源,培养信息素养。同时,网络资源丰富且有很强的互动性,教师可以应用网络资源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如,让小组学生在“朱自清与《背影》的创作故事”资料收集合作学习活动中开始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与合作表达等核心素养。另一方面,通过设计网络资源学习活动,也可以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具象化,让学生在“收集课文中环境描写片段,结合实景图片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心情的关联”学习活动中理解环境描写作用。同时,网络资源是将传统“静态资源”进行多样化、动态化呈现,可以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活动中逐步理解阅读目标。
总结
综上所述,网络资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是具有较大的价值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树立网络资源运用观念,并精心选择适合的网络资源,设计网络资源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用网络资源,发现网络资源在自主阅读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从而养成利用网络学习的习惯和认知。
参考文献
[1] 刘雯雯 . 网络资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合与利用 [J].中国新通信 , 2025,27(12): 146-148.
[2] 滕祖霞 .“互联网 + ”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路径 [J]. 中国新通信 , 2021,23(02): 184-185.
[3] 张淑惠. 网络资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新通信 , 2020,22(12):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