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构建中职体育高效健美操课堂的策略研究

作者

陈雯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交通技师学院 210049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中职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职业素养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其中健美操作为一项融合音乐、舞蹈与健身的综合性运动,因其趣味性、协作性和审美价值,逐渐成为中职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中职健美操课堂仍存在诸多问题,譬如教师的教学常常以示范和模仿为主,忽视学生主体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运动兴趣,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就要求新时代中职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优化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一、借助信息技术赋能课程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对于健美操课堂来说,其教学过程中对动作规范性、节奏感和表现力都有着较高要求,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完全满足当代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此,教师就可以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活动的设计。通过智能设备、虚拟仿真、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示范不直观等问题。

比如,在教学“侧并步 + 转体”组合动作时,由于动作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反复观摩和练习。对此,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录制标准动作的视频,并剪辑成慢动作、定格或循环播放的视频课件。通过视频播放器逐帧分解动作轨迹,让学生清晰观察身体姿态、重心转换和节奏变化。同时,在课件中教师可以适时插入文字标注或箭头提示关键细节,如“手臂伸展角度”“脚尖发力方向”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播放带有动态节拍提示的健美操视频,屏幕同步显示动作分解图示和节奏标记,并利用“镜像模式”功能,将学生练习画面与标准动作视频并排对比,直观呈现动作差异,帮助学生强化对动作的直观记忆

二、结合任务驱动增强教学实效

针对传统健美操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给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模仿的单一模式,导致的课堂活力不足的问题,亟须教师优化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而在这一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来组织教学就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具有真实情境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发展技能。通过系统设计阶梯式任务链,将健美操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入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任务情境中,以增强教学实效。

由于任务驱动法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因此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要学习的整套动作分解为若干阶段性任务,如“基础步伐训练—手臂配合—节奏衔接—完整组合”,并设定明确的完成标准。例如,在教授“啦啦操 32 拍组合”时,教师可以先布置“独立完成前 8 拍步伐”的任务,要求学生分组练习并录制视频提交。在学生达标后,再“加入手臂动作”,最后整合成完整段落。每阶段任务完成后,由教师组织小组互评或展示,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挑战,学生既能扎实掌握技术要领,又能体验成就感。

三、以游戏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在当前的中职健美操课堂中存在学生兴趣不足,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因此,为了有效改变这一情况,需要教师重视应用游戏化教学,来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具体来说,是要求教师立足学生的学习发展现状,设计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运动技能。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策略,通过将游戏元素与教学目标有机融合,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参与热情,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健美操教学过程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闯关游戏模式,将整套健美操动作分解为若干难度等级的关卡,每个关卡设置特定的动作要求和评分标准。例如:第一关为基础步伐关,要求学生准确完成 4 个八拍的踏步组合;第二关为协调性关,需要学生在步伐基础上加入手臂动作;第三关为表现力关,要求学生配合音乐完成完整段落并展现表情管理。在活动中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与挑战,每通过一关可获得相应积分或徽章奖励。这种游戏化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还能帮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提升动作质量。

总而言之,构建中职体育高效健美操课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立足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兴趣爱好,探索实践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通过进一步探索不同教学方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为构建高效的健美操课堂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孙华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职体育健美操教学情境创设初探 [J]. 体育风尚 , 2022,(10): 107-109.

[2] 柏京 . 巧用微课提高中职健美操课的高效性 [J]. 现代职业教育 , 2020,(04): 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