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艺流程优化对资源利用率的影响
宋林光
身份证号码:431081198810230816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属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冶金行业作为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冶金过程通常伴随着高能耗、高物耗以及大量废弃物排放等问题。据统计,我国冶金行业的能源消耗占全国总能耗的较大比重,同时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在有色金属冶炼方面,同样存在类似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冶金工艺流程优化对资源利用率的具体影响,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参考,促进冶金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二、冶金行业现状及资源利用问题
2.1 冶金行业整体概况
近年来,我国冶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钢铁、有色金属等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在钢铁生产方面,粗钢产量持续增长,但也面临着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在有色金属领域,铜、铝、铅、锌等金属的冶炼技术不断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从产业布局来看,冶金企业分布较为分散,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技术装备水平落后。
2.2 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能源消耗高:冶金过程中,许多环节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如高炉炼铁过程中,焦炭作为主要能源,其消耗量大且利用率不高。在有色金属冶炼中,电解铝过程的耗电量巨大。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吨钢综合能耗虽然近年来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国际先进水平。高能源消耗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加剧了能源供应的压力。原料利用率低 : 在传统的冶金工艺中,对原料的利用率有限。一些小型冶金企业由于技术和设备限制,原料利用率更低。废弃物排放量大 : 冶金过程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高炉渣、钢渣、尾矿等。这些废弃物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可能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废弃物中的一些有价成分未得到有效回收利用,进一步降低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三、传统与新型冶金工艺流程分析
3.1 传统冶金工艺流程概述
以钢铁冶金为例,传统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烧结、球团、高炉炼铁、转炉炼钢、精炼和连铸等环节。在烧结过程中,将铁矿石粉、燃料及其他添加剂混合烧结,制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烧结矿;球团工艺则是将细磨铁精矿制成球团矿;高炉炼铁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将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得到铁水;转炉炼钢通过吹入氧气去除铁水中的杂质,调整成分和温度;精炼进一步对钢水进行处理,提高钢的质量;连铸则将钢水浇铸成各种形状的铸坯。在有色金属冶炼方面,如铜的冶炼,传统工艺包括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火法炼铜一般经过造锍熔炼、吹炼、精炼等过程,湿法炼铜则是利用溶剂将铜矿石中的铜溶解出来,再通过置换、电积等方法提取铜。
3.2 新型冶金工艺流程介绍
近年来,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出现了许多新型冶金工艺流程。在钢铁冶金中,直接还原铁工艺逐渐受到关注。该工艺以非焦煤或天然气为能源,在固态下将铁矿石还原成海绵铁,然后通过电炉炼钢得到成品钢。与传统高炉炼铁工艺相比,直接还原铁工艺减少了焦炭的使用,降低了对炼焦煤资源的依赖,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在有色金属冶炼方面,生物冶金技术得到了发展。
3.3 传统与新型工艺流程对比
新型冶金工艺流程在资源利用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传统高炉炼铁工艺对铁矿石品位要求较高,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渣和废气。而直接还原铁工艺可以使用低品位铁矿石,且由于减少了焦炭的消耗,废渣和废气排放量大幅降低。在有色金属冶炼中,生物冶金技术能够处理传统工艺无法有效利用的低品位矿石,提高了资源的可利用范围。从能源消耗角度看,新型工艺一般能耗更低,符合当前节能减排的要求。然而,新型工艺流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直接还原铁工艺对天然气等能源的供应稳定性要求较高,生物冶金技术处理速度相对较慢,且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四、冶金工艺流程优化途径
4.1 工艺参数优化
通过对冶金过程中关键工艺参数的调整,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在高炉炼铁中,优化炉料结构、控制鼓风参数等可以提高铁矿石的还原效率,降低焦炭消耗。研究表明,合理调整炉料中烧结矿、球团矿和块矿的比例,能够改善高炉透气性,提高煤气利用率,使吨铁焦炭消耗降低。在有色金属冶炼中,例如在铜的火法精炼过程中,精确控制精炼温度和时间,可以提高铜的纯度,减少杂质含量,从而提高铜的回收率。
4.2 设备升级改造
对冶金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在钢铁行业,采用新型高效的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回收透平装置(TRT),可以回收高炉煤气中的压力能和热能,转化为电能,降低高炉工序能耗。对转炉进行扩容改造,提高转炉的装料量和冶炼效率,减少吹炼时间,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钢水质量。在有色金属冶炼中,采用新型的电解槽,如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能够提高电流效率,降低电解铝过程中的能耗。对冶炼炉进行内衬材料的改进,提高炉体的保温性能,减少热量散失,也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
4.3 引入先进技术
引入先进技术能够显著优化冶金工艺流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冶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对大量生产数据的分析,建立生产过程模型,预测产品质量和设备运行状态,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例如,利用神经网络算法预测高炉铁水温度和成分,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保证高炉稳定运行,提高铁水质量。在有色金属冶炼中,采用智能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冶炼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同时,随着绿色冶金技术的发展,如采用新型的脱硫、脱销技术,减少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为冶金工艺流程优化提供了新的方向。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冶金行业现状分析,明确了当前资源利用存在的能源消耗高、原料利用率低和废弃物排放量大等问题。对比传统与新型冶金工艺流程,发现新型工艺在资源利用率方面具有优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冶金工艺流程优化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绿色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在智能化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将更加深入地应用于冶金生产过程,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优化。在绿色化方面,研发更加环保的冶金工艺和技术,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在高效化方面,进一步提高冶金设备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需要加强行业内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冶金工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冶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忠凯 . 金矿选矿厂尾矿综合利用选矿工艺的分析 [J]. 世界有色金属 ,2023,(23):91-93.
[2] 李文勘 . 浅析高硫铅锌矿选矿工艺 [J]. 中国金属通报 ,2019,(0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