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探讨

作者

杨静

身份证号码:44080319810116112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开始向地下空间发展,土地的利用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地下人防工程由于具有提高城市建筑容量、改善环境和疏解交通拥堵等优势,正在逐渐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重要依托。人防工程其设计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安全和生活质量,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以保障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实际应用中,制定和实施可行的设计优化策略,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提高人防工程建筑设计的科学性效果,增强人防工程的功能性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设计;人防工程;设计要点

前言:人防工程是国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防地下室既需要在战争时期发挥防空与防护作用,也需要在和平时期满足日常功能的使用。人防工程发展到今天,具有自身独特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人防地下室的设计与开发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建设人防地下室应严格按照国家法规的要求,既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战时的安全防护功能,又要在建设时节约成本,在平时使用时提高经济效益,这对人防建筑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人防地下室建筑的功能

人防地下室是一种城市防护设施,具有防护作用,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提供人们避难的场所而建设的,在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或人为灾害(如战争、 恐怖袭击等)发生时,人防地下室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可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人防地下室作为城市的疏散和救援设施,可以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避难所,同时也是救援人员进行救援和应急处理的基地,通常其中会配备基本的生活设施和生存必需品,如食品、水源、医疗急救设备等,以保障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基本生存需要。人防地下室内通常会配备通信设备,包括电话、无线电等, 以保障与外界的联系,获取及时的救援和信息,内部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如防爆门、防毒面具等,以保障在危险情况下的人员安全[1]。在非紧急情况下,人防地下室还可以作为社区活动中心、 文化活动场所等, 提供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 总的来说,人防地下室具有防护、 疏散、救援、生活保障等多重功能,是城市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在紧急情况下为人们提供安全保障的重要场所。

2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要点

2.1地下车库与人防工程结合设计

地下车库与人防工程结合设计旨在兼顾停车需求和应对紧急情况的功能。通过设计,在确保车库功能的同时,将一部分空间整合为紧急避难场所,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多功能性。设计强调在普遍使用和紧急情况下的灵活转换,包括合理的空间划分,以保障安全与实用性。优势在于最大化空间使用,为居民提供紧急避难所,然而技术复杂性和管理上的挑战须加以克服。这种设计是城市建设的一大进步,为居民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停车服务,并提高城市的灾害防范能力。

2.2安全出口和疏散路径的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的核心在于确保所有人员都能在紧急情况下安全、快速地疏散,这包括对疏散路径宽度、坡度、照明、指示标识以及安全出口的无障碍设施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在考虑疏散路径宽度对安全疏散效率的影响时,精细化的技术分析和数据模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基于人流动态模拟,在高峰疏散时段,1.2 m宽的路径在每分钟可以支持最多100人的流量,而将宽度增至2 m时,流量可提升至200人/min,显著减少了疏散所需时间。此外,考虑到不同人群的行走速度差异,通过实际测量得出平均疏散速度为1.2 m/s,应进一步优化疏散路径设计。在此基础上,通过每30 m 设置 1 个分流点,并在关键位置安置以高对比度和触觉提示材料制成的指示标识,可以有效指导不同能力的人群快速安全疏散。

2.3人防地下室连续内排水设计

首先,对人防地下室连续内排水进行设计。采用地下连续墙竖向排水方案,在人防地下室连续内排水结构中应用人防外墙、引入管、防护阀门、套管等结构。通过引入管,划分人防外部和人防内部。同时,填入水泥砂浆、黏土和柔性填料可以进一步提高人防地下室连续内排水结构的防水性,避免排水时水从其他位置伸出。将废水通过排水管道接收,收集到地下一层,并连接地下二层。在地下二层的排水沟结构内部设置防爆地漏,进一步将废水连接到第三层。针对地下三层排水沟结构中的废水,通过在建筑面层设置的预埋排水管道,连接到非人防区域,并在车库明沟汇聚。其次,针对不同区域内的废水,可以通过周围对应的管道连接到人防区域的车库明沟。最后,将所有的废水传输到防护门外的洗消集水坑中进行统一处理。对可能已经污染的废水,需要将其引入清洁区域内。若废水传输管道直通室外非人防区域,防渗隔墙不具备防护、密闭等性能,则无法保证周围环境不受影响[2]。

2.4出地面风井设计

(1)风井位置确定

平时风井与战时风井尽量考虑共用,共用可减少风井数量,进而减小对地面环境的影响。在确定风井位置时,应将地上、地下空间综合考量,在满足地下室机房设置要求的前提下,寻找对地上建筑、地面环境影响最小的位置。

1)风井结合上部建筑设置

风井的设置尽量与上部建筑结合考虑(比如结合建筑山墙,或者电梯井等次要立面设置),与建筑形成一个整体;风井百叶应尽可能与外立面结合,以防止其对建筑物的整体性产生不良影响。

2)风井结合地面景观设置

当受条件限制,风井无法结合以上条件设置,需单独于场地内时,首先应避开地上道路、消防登高面等,并重点考虑与地上景观、构筑物的结合,尽量避免产生突出的体量。比如隐藏于周围树木中,或者结合景观小品,使其成为景观的一部分。

(2)风井大小及高度确定

1)风井大小需要根据通风专业计算平时或战时的通风量来确定,当风井有转换时,需保证最小通风面积不变。

2)战时送风井及平战两用的进风井、排风井应采用防倒塌、防堵塞等措施。

2.5人防地下室设计

出入口通道的宽度应足够宽以容纳人员的快速疏散,通道的长度也应适当,以保证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进出地下室,在出入口附近,要配备相应的疏散设施,如紧急照明、指示标志等,以提供必要的引导和照明。抗爆隔墙设计中,加强对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把关,抗爆隔墙的建材要选择具有较高的抗爆性能,如钢筋混凝土等,以保证在爆炸冲击下具有足够的抵抗能力。抗爆隔墙的结构设计中,应考虑到冲击力的传递和分散,在合理的结构设计中,减缓冲击力的影响,保护内部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密闭门设计是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具备坚固耐用、 防爆和密闭等多种功能,以确保在战时或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隔离危险,材料选择环节,要结合密闭门的功能需求,选择坚固耐用的材料, 以确保在受到爆炸或冲击时不会损坏或变形,为了满足防爆和密闭功能,还要在材料表面覆盖具有防爆和密闭性能的涂层或密封材料。密闭门结构设计要确保其防爆和密闭性能,采用多层结构进行密闭门设计,包括内外两层钢板或混凝土板之间夹有防爆材料和密封材料等,此外,门扇和门框之间也要设置密封条和压紧装置,以增强密闭效果[3]。

结语:综上所述,人防地下室建筑在城市防护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设计人防地下室建筑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遵循着一系列的原则,在紧急情况下保障人防地下室建筑的有效性,可靠性。 针对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改进, 促使人防地下室建筑充分发挥作用,为城市居民提供可靠的保障和防护作用, 切实满足居民需求。

参考文献:

[1]郭海英.浅谈大型融合式人防工程综合体设计[J].低碳世界,2022,12( 04) : 73-75.

[2]梁颖元.大型融合式人防综合体防护研究[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4( 03) : 4 - 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