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工匠精神实训教学研究
王景秋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3
引言
目前关于数字孪生技术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已有一些成果,但是关于数字孪生技术与工匠精神培养结合的研究较少,所以本文以智能制造专业为例,开展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工匠精神实训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数字孪生技术与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
(-) 数字孪生技术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数字孪生技术是一种融合传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体,它在虚拟空间创建出与物理实体完全对应的数字模型,从而做到对物理实体整个生命时段的动态仿照、及时监测、分析改良以及智能决策 [1]。它的主要特性包含:一、虚实映射并交互,可以准确地把物理实体的几何,属性以及状态映射出来,达成虚拟和物理实体的双向及时交互;二、全生命时段管理,覆盖物理实体从设计,生产,运转直至报废的全部过程,给予全流程智能化经营意见;三、动态仿照并预测,可以模仿物理实体在各种工况下的行为,预估可能出现的故障;四、协同改良并更新,允许多个学科团队借助同一个模型展开合作,增进知识交流并革新。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领域的工厂规划、生产优化和设备运维,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
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关键要素包含四个部分,第一,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重视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极致把控,智能制造当中,这表现在对产品精度,生产效率以及运行稳定性的严格要求上,第二,专注执着的职业态度,要全身心投入工作,长时间积累经验,碰到复杂问题时深入钻研,第三,勇于创新的突破精神,在传承传统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探究新办法,新形式,在智能制造领域,这体现为对新型生产技术和智能装备的更新应用,第四,严谨负责的责任意识,对自己工作的成果负责,严格依照行业规范,智能制造方面,这就体现为对生产流程和质量检测的严谨把控,不能留下隐患[2]。
二、数字孪生技术对工匠精神培养的支撑作用
(-) 构建沉浸式实训环境,强化专注与执着态度的培育
传统实训受场地、 设备限制,环境干扰多,难集中学生注意力,数字孪生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有着很强的沉浸感和互动性,利用VR/AR 设备把学生带进虚拟工厂、生产线之类的地方,屏蔽外界干扰,让他们专心做设备操作、流程管控之类的任务,拿智能机床操作实训来说,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专注于刀具选择,参数设置,路径规划之类的任务,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技能,在专注细节的过程中锻炼出执着的态度[3]。
(二) 支持反复优化与试错,培育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
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要通过实践不停地去试错改良,传统实训因为设备成本高,耗费的物资多,所以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试错时机,但是数字孪生技术却能在虚拟的环境里反复地做动作,去尝试各种各样的办法和参数,并加以改良,不用怕会弄坏东西,智能制造的生产线流程改进实训就表明了这一点,学生可改变生产节拍,摆弄机器的摆放等参数,观察生产速度和品质指标之类的成果,不断地改良,最后达到最佳的状态,切切实实地体会到精益求精。
(三) 复杂工况与创新场景的模拟:激发创新突破精神
创新是工匠精神的要素之一,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模仿复杂的工况和创新状况,给学生给予实际操作的平台,在智能制造实训当中,可以模仿生产线突然出故障,新产品研发等状况,假如模仿设备出现故障致使生产线停产,那么学生就要剖析缘由并设计革新维修和恢复方案,新产品研发时,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试验新材料,工艺,探究革新生产方式,这样的操作可以锻炼学生的革新观念和革新能力,塑造革新精神。
(四) 实现全过程质量追溯,强化责任意识
严谨负责是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数字孪生技术能够全程记录实训过程并做到质量追溯,在实训期间,系统会把操作步骤、参数设定等数据实时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一份完整的档案,学生可以回忆起自己的操作,分析存在的问题,老师也可以凭借这些数据去评价,找出不规范的地方和隐患,就拿产品质量检测实训来说,系统会记录检测的方法和数据,如果出现失误或者造假就会立刻提醒,促使学生养成严谨负责的职业习惯[4]。
三、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工匠精神实训教学体系构建
(-) 构建沉浸式实训环境,强化专注与执着态度的培育
传统实训受场地、 设备受限,环境干扰大,难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数字孪生技术搭建的虚拟环境具备强沉浸感与交互性,借助 VR/AR 设备把学生带到虚拟工厂、生产线当中,屏蔽外界干扰,让他们专注于设备操作、流程管控等任务,比如智能机床操作实训时,学生可在虚拟环境中专注于刀具选择、参数设置、路径规划,反复练习熟练技能,在专注细节过程中磨炼执着态度。
(二) 支持反复试错优化,培育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
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要靠实践不断试错,传统实训设备贵,耗材多,难给学生太多试错机会,数字孪生让学生在虚拟环境反复操作,尝试各种方法参数,不担心弄坏东西,像智能制造生产线流程优化实训,学生可以调整生产节拍,摆弄设备位置等参数,看生产效率,质量指标怎么变,不断改良到最好,真正理解精益求精。
(三) 复杂工况与创新场景的模拟:激发创新突破精神
创新是工匠精神的要素之一,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模仿复杂的工况和创新状况,给学生给予实际操作的平台,在智能制造实训当中,可以模仿生产线突然出故障,新产品研发等状况,假如模仿设备出现故障致使生产线停产,那么学生就要剖析缘由并设计革新维修和恢复方案,新产品研发时,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试验新材料,工艺,探究革新生产方式,这样的操作可以锻炼学生的革新观念和革新能力,塑造革新精神 [5]。
(四) 实现全过程质量追溯,强化责任意识
严谨负责是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数字孪生技术能够全程记录实训过程并做到质量追溯,在实训期间,系统会把操作步骤、参数设定等数据实时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一份完整的档案,学生可以回忆起自己的操作,分析存在的问题,老师也可以凭借这些数据去评价,找出不规范的地方和隐患,就拿产品质量检测实训来说,系统会记录检测的方法和数据,如果出现失误或者造假就会立刻提醒,促使学生养成严谨负责的职业习惯。
结论:本文以智能制造专业为例,探讨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工匠精神实训教学,得出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通过搭建数字孪生实训平台,设置融入工匠精神的实训项目,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专注执着、精益求精、突破创新、严谨负责等工匠精神。实例表明,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工匠精神实训教学能有效提高实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工匠精神实训教学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训平台的建设成本、教师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能力、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震 . 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技术在汽车轮毂生产中的应用 [J]. 汽车实用技术 , 2025, 50 (15): 113-117.
[2] 李劼 , 施辉洪 , 张行涛 , 陈灿 , 李神舟 , 张红亮 , 田发云 , 黄群贤 . 铝电解智能制造及数字孪生研究进展 [J]. 有色金属 ( 冶炼部分 ), 2025, (08): 1-13.
[3] 吕宁, 乔玉晶, 李小忠, 胡林岚, 杜晋. 破壁·融通·提质——数智化视域下高职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进路探索 [J]. 现代职业教育 , 2025, (22): 45-48.
[4] 侯晓鹏 , 李世雄 , 蔡普宁 , 侯琳 . 基于数字孪生系统智能纺纱平台的搭建 [J]. 物联网技术 , 2025, 15 (14): 124-129.
[5] 吴昊天 , 王耀南 , 朴玄斌 , 陈文锐 , 江一鸣 , 贾林 , 肖旭 , 彭伟星 . 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J]. 中国工程科学 , 2025, 27 (03): 83-97.
作者简介:王景秋,1980.09,女,山东菏泽,汉,创新创业教育,副教授,研究生。
课题信息:课题名称: 工匠精神融入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数字化研究;课题编号 :SKJYKT-250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