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富顺实践
卢玉蓉
中共富顺县委党校 四川 自贡 643200
卢玉蓉(1996.02——),女,汉族,贵州贵阳,教师/助教,硕士研究生,中共富顺县委党校,研究基层治理,乡村振兴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近年来,富顺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努力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在实践中,形成了经验,同时也发现了问题,为此,本文通过梳理富顺县实践案例,对相关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枫桥经验;基层治理;地方实践
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要求
2023年11月6日上午,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指出,通过理论和实践上的全面创新发展,形成了新时代“枫桥经验”。
随着时代发展,“枫桥经验”面临的形势任务与诞生之初相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矛盾性质上,新时代“枫桥经验”处理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在矛盾对象上,新时代“枫桥经验”主要用于更好解决群众合理合法利益诉求;在工作手段上,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协商调解为基本方式,充分发挥法律定分止争的作用,注重在法治轨道上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
如何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要求?会议指出,要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切实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
二、预防在前:由“群众上访”变为“干部走访”
2023年富顺县琵琶镇石贡村村民多次通过信访渠道反映称,村干部在自来水安装工作期间,管理不规范致使自来水安装缴款户与实际安装户不匹配,造成石贡村自来水安装工程被迫停工,21名农户缴纳了自来水安装工程款,长达9个月未完成安装,侵犯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县纪委监委掌握情况后,将其反映问题纳入重复信访督促办理。经查,村民反映的问题属实,县纪委监委随即对相关干部启动审查调查程序,作出相应的纪律处分,并倒排工期督促问题整改。
“家里的自来水终于通了,大大方便了家里老人的生活,不用再爬坡上坎去挑水,我们在外务工也安心了。真是感谢你们帮了大忙。”富顺县纪委监委到琵琶镇石贡村村民家中对已办结的实名举报信访件举报人进行回访时,村民向县纪委监委表达感谢。
这起重复信访举报的有效办结,得益于富顺县纪委监委“减控化息”工作机制的有效运用。对于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全面梳理重复信访举报,逐件分类建立台账,按照地域相近原则划分工作片区,由纪检监察室带着“问题”深入一线监督,倾听群众诉求,核实相关情况,解答群众疑问,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结合“基层听音、一线走访”“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等活动,实时收集基层“声音”,及时反馈相关处置情况,让新产生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减少越级访、重复访。
三、调解优先:由“照搬法条”变为“案结人和”
2024年富顺县法院受理了几起有关房屋(公租房)租赁合同纠纷的案件,案涉被告皆是年逾古稀的老年人,且都是低收入人群,而原告的诉求是腾退房屋与支付拖欠的租金,在受案之初就面临着送达困难、沟通困难等诸多问题。
鉴于案件的特殊性,法官专门组织送达人员前往其中一案被告钟某住所地送达开庭传票等诉讼文书,并对其进行法律宣传,被告钟某以自己年纪大不识字听不清为由,拒不配合送达工作。在之后的开庭审理中,被告钟某也未到庭。
按照“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工作思路,法官来到案涉房屋所在的西湖社区,与社区书记及网格员沟通了解案件情况。通过进一步梳理案情,法官发现被告钟某属于低收入群体,依照国家政策规定其可享有住房补贴,且该补贴能覆盖公租房的房租,但因被告钟某近两年未申请,该补贴已经停发。
随后,社区书记与法官一同前往被告钟某居所实地调查,再次印证了之前掌握的情况。被告钟某确是低保户且身患疾病,需长期服用药物,经济状况较差。在与被告钟某沟通的过程中,法官发现其对社区及社区书记十分信任,因此,法官初步拟定出由法院组织、社区参与的调解思路。
今年4月2日,法官组织原被告双方到西湖社区会议室,就该案进行调解。“我真的很困难…我不明白你们说的意思…你们要把我私房与公房分清楚,我才交钱…”被告钟某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抛出。
在法官的释法说理下,社区工作人员的劝解下,最终原告表示愿意作出让步,以最有利于被告钟某的方式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钟某在约定的时间内先支付一部分欠租,剩下的每月分期履行。
案件虽已调解结束,但为真正解决当事人钟某的困难,实现纠纷实质性化解,法官与社区书记商议如何有效解决钟某停发住房补贴的问题。社区表示,钟某只要将租房合同按期提交到社区,工作人员会尽快帮助钟某申请住房补贴,以缓解其经济压力。4月12日,原告反馈,钟某已经支付了调解协议中约定的部分欠租,其申请住房补贴的手续也已在办理。
四、运用法治:由“事后查处”变为“事前防范”
近年来,随着个体、私营等小微企业越来越多,分布的行业越来越广,乡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监督管理的对象不断增多,安全生产监察任务不断加重,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经常处于被动应付的工作状态。
与此同时,企业、商铺虽然说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商户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特别是像乡镇,有的商户因经营较好,重视程度相对较高,能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整改、补救,逐少消除安全生产隐患。但不少经营不好的企业、商铺,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原有隐患不改,新的安全隐患还不段增加。多数小微企业、商铺业主的安全生产观念淡薄,各项制度形同虚设,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极易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因此,要积极运用法治,由“事后查处”变为“事前防范”。
五、就地解决:由“政府主导”变为“三治融合”
比如说最近发生的飞龙镇水厂开工,群众认为青苗费补偿过低,施工现场以人群站道阻工;安溪镇群众经常以万鼎企业运矿车灰尘大或噪音大或公路被压坏等理由拦公路阻工;赵化镇铁龙村群众经常以页岩气开采补偿不到位或房屋裂痕为由拦公路阻工等等。
这些现象存在的主要矛盾有;1.群众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主要是损失程度不同,补偿高低有区别;2.群众与企业或政府之间的矛盾,主要是补偿问题,如补偿不到位或承诺未实现;3.政府与公安机关的矛盾,主要是处罚与否的争议;4.群众与公安之间的矛盾,主要是法与理之间的平衡。
目前的处置方式有:1.以车阻路的劝离或拖离;2.群众诉求合理的,如企业或政府补偿不到位的,或者前期合同内容与现实情况发生变化的,以劝为主;3.群众纯粹无理取闹的,先劝再告诫最后处罚;4.对于老年群体,无论是否合理均以劝为主。
近年来,各地类似阻工情况累见不鲜,公安、政府、企业等使出浑身解数均难以彻底解决矛盾,往往是治标不治本。为此要由“政府主导”变为“三治融合”,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主要做法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
最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20日在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时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