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胡玥
连云港景之润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2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双碳”目标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在实现双碳目标中承担着重大责任。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不仅有助于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耗与排放,还能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深入研究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路径,对于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双碳目标;绿色建筑;绿色施工技术;创新路径
1.双碳目标对绿色建筑与施工的要求
双碳目标对绿色建筑与施工提出多方面要求。节能减排标准提升方面,建筑行业在双碳目标约束下,需大幅降低能耗与碳排放。这意味着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要更精细,从建筑的朝向、布局到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等都需进行优化。例如合理设计建筑的窗户大小和位置,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绿色施工的减排措施也要升级,采用更清洁的施工设备和能源,优化施工工艺,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资源高效利用要求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土地资源上,需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避免过度开发和闲置。水资源方面,推广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系统,用于绿化灌溉和冲厕等。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也至关重要,优先选用可循环利用、可再生的材料,减少材料的浪费。在施工过程中,对剩余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环境友好性增强方面,强调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降噪、防尘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建筑运营阶段,注重对周边生态系统的保护,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微气候。例如,建设绿色屋顶和垂直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起到隔热降温的作用,减少建筑能耗。
2.绿色建筑技术创新方向
被动式建筑技术聚焦于高效保温、自然通风和太阳能利用等方面,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高效保温是通过优化建筑围护结构来实现的。使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如新型的真空绝热板、气凝胶毡等,这些材料具有极低的导热系数,能够显著减少热量传递。在冬季,可有效阻止室内热量散失,降低采暖能耗;在夏季,能阻挡室外热量传入,减少制冷需求。自然通风设计则充分利用建筑的布局和开口。合理的建筑朝向、门窗位置和通风口设置,可以引导空气自然流动。例如,采用穿堂风设计,使室外新鲜空气能够顺畅地进入室内,带走污浊空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建筑上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太阳能光伏板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为建筑的照明、电器等设备供电;太阳能集热器则可以收集太阳能热量,用于加热生活热水或为建筑供暖。
智能建筑技术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管理。物联网技术使建筑内的设备相互连接,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通过传感器收集室内外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处理,自动调节建筑的空调、照明等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智能化管理还能为居住者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居住体验,如远程控制家电、智能安防等。
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注重环保、节能和高性能。新型保温材料具有更好的保温性能和更低的导热系数。例如,泡沫玻璃保温板具有不燃、无毒、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其保温效果优于传统的保温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的使用也是绿色建筑的重要趋势。如再生混凝土,它是将废弃混凝土经过破碎、筛分等工艺处理后,作为再生骨料用于新的混凝土生产。这种材料不仅降低了对天然骨料的需求,还减少了建筑垃圾的排放。此外,竹木复合材料、回收塑料制成的建筑板材等也在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些材料的使用实现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3.绿色施工技术创新要点
施工工艺优化是绿色施工技术创新的关键。改进传统施工工艺,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设备,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在混凝土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水泥用量。水泥生产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减少水泥用量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同时,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力学性能,提高了建筑的质量。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方式。将部分建筑构件在工厂预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这种方式减少了现场湿作业,降低了施工噪音和粉尘污染,提高了施工效率。电动化的工程机械逐渐取代传统的燃油设备,减少了尾气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管理创新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一种强大的管理工具。通过建立三维建筑模型,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进行全方位的模拟和监控。在施工前,可以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如结构冲突、施工顺序不合理等,并及时进行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实时掌握施工进度和质量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项目管理软件可以实时掌握材料、设备的使用情况,合理安排资源。通过对材料和设备的精确管理,避免了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施工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处理和再利用是绿色施工的重要环节。在施工现场设置不同类型的废弃物收集容器,将建筑垃圾、木材、金属等分类存放。对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加工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废弃混凝土破碎后作为再生骨料用于新的混凝土生产,废旧木材制成木塑复合材料等。这些措施不仅降低了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还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施工成本。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是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创新路径的保障措施
创新路径的保障措施涉及政策支持与引导、技术研发与合作以及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支持与引导方面,政府在双碳目标下起着关键作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给予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技术创新企业税收优惠。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后,能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和生产中,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财政补贴也是重要支持方式,如对采用新型节能技术的建筑项目给予资金补贴,激励企业积极采用绿色技术,推动绿色建筑和施工技术的普及。
技术研发与合作上,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企业有实际的市场需求和生产实践经验,高校和科研机构则具备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专业人才。三方合作能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企业可以提出实际问题和技术需求,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研究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加大对绿色建筑与施工技术的研发投入,有助于攻克技术难题,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绿色建筑和施工技术的水平。
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加强绿色建筑与施工技术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在教育领域,优化课程设置,增加绿色建筑和施工技术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投身该领域,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能为国内绿色建筑和施工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优秀人才带来的创新思维和技术成果,能促进该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5.结语
双碳目标为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明确双碳目标对绿色建筑与施工的要求,探索绿色建筑和施工技术的创新方向与要点,并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能够推动建筑行业在节能减排、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建筑行业应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持续推进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祥国.生态理念下绿色建筑地基施工技术创新研究[J].张江科技评论,2024,(10):87-89.
2.何文洪.科技创新下的建筑绿色低碳施工技术研究[J].新城建科技,2024,33(12):67-69.
3.蔡昌浩,周嘉宾.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创新应用研究[J].新城建科技,2025,34(02):76-78.